2012-05-31 01:57:08
叢剛
“幫我就是幫你自己。”華晨寶馬第二工廠開工現場,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表示,自己對寶馬的人這樣說:第一,你永遠不用防著我,我前進一步,你能前進兩步,我永遠對你沒有威脅;第二,你千萬要盼著我好,我這個企業要是完蛋,你們也就倒退了。
“這兩句話的根本目的就是說,你要幫我,幫我就是幫你自己。”
與7年前寶馬投產3萬輛產能試水中國市場不同的是,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跨國巨頭堅定的投資熱土,產能規劃更是翻著跟頭上漲,豪華車產能也動輒三、五十萬輛,甚至有沖到百萬輛的可能。
跨國公司不再是高高在上,對于中國提出的種種關于技術導入的問題也“可以商量”,祁玉民在中外的談判中就能夠感受到這一變化。從寶馬在沈陽投產,中華與寶馬共用涂裝線,到寶馬提出擴產要求,祁玉民一直不變的想法就是:寶馬能為華晨做點什么?
祁玉民用合資企業的資源來發展自主品牌,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這也是眼下集團化自主品牌的主要路徑。此前一年,寶馬和麥肯錫的聯合支持項目團隊進駐華晨,在中華、金杯產品研發平臺打造以及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對華晨進行聯合診斷。通過一年多的運行,祁玉民坦言自主品牌與百年老店有著不小的差距,而他也表示通過對外的合作學習,是自主品牌走捷徑的唯一方法。
在取得了寶馬的技術支持之后,祁玉民認為政策層面規定的合資自主沒有必要,他認為政策的初衷無非是希望獲得外方技術支持,但是現在寶馬可以支持華晨,所以不必要再搞合資自主。
合資自主是自主品牌,還是應對政策的衍生品?目前行業內眾說紛紜。從合資企業本身來講,用本地化改進的車型,或者是淘汰的車型增加產品線,是一種有效的經營行為,所以并沒有遭遇外方的阻力。
合資自主、或者說是合資企業的本地化研發并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從通用設立泛亞,到一汽-大眾新寶來、上海大眾朗逸等車型,都是合資企業的研發力量參與其中,鍛煉了中方的研發人員。雖然沒有懸掛新的合資自主商標,但卻與政策的初衷不謀而合,這是值得的肯定的。
而僅僅是拿老舊車型平臺,通過降低標準的方法修修補補,簡單推出合資自主車型的做法則有待商榷。這不僅沒有鍛煉合資企業的研發能力,還從根本上阻擊了自主品牌的向上發展,這或是祁玉民否定合資自主的根本所在。
祁玉民介紹,目前華晨切切實實在跟寶馬一起做新能源,同時寶馬也在幫助華晨在搞兩個品牌,一個是面包車,一個是轎車。祁認為,合資自主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外方能夠進行技術支持,而通過幫助華晨已經實現了技術支持,合資自主則是把一個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
祁玉民的擔心不是并無道理,利用成熟平臺的低成本合資自主品牌,對傳統自主品牌卻有著超乎想象的殺傷力,本身退役平臺的成本攤銷已經完畢,在此基礎上推出的車型價格下探到自主品牌腹地,合資企業用“衍生”品牌打擊本土品牌,使得正在向上突圍自主品牌遭遇巨大阻力,也可能將自主品牌的品牌力長期阻隔在10萬元的市場空間里。
祁玉民此番表態,其實是希望政策層面對自主品牌保駕護航,即使沒有,也不能出臺對自主品牌發展不利的政策導向。合資自主注定是一個短期行為,在市場換技術的爭議之后,合資自主似乎觸動了傳統自主品牌的底線,他們品牌向上路也愈加艱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