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5 01:16: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一份在執行時間前三小時才突然發布的文件,讓廣州城沸騰起來。廣州成為繼上海、北京、貴陽之后,我國第四個汽車限牌的城市。
突然而至的限牌令,立即引發了汽車搶購浪潮,6月30日晚,成為今年平淡的車市中廣州車商們最難忘的回憶。
雖然廣州限牌政策已經落地,但仍然存在許多懸念。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每月一萬輛的指標如何分配,在眾多揣測中,“搖號”仍是主流猜想之一。此外,業內人士表示,限牌很可能將成為一種緩解交通壓力的重要手段,廣州并不是第一個限牌的城市,應該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受此影響,車市會否持續低迷?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方采訪,深入解讀廣州汽車限牌令及其可能引發的蝴蝶效應。
廣州的經銷商們已經習慣將“限牌令”稱為“一號文件”。這個稱呼既強調了“限牌令”的巨大影響,也有許多的無奈抒發其中。
“一號文件”指的是《關于廣州市試行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于6月30日21:00發布,次日零點開始執行。3小時的時間差,使得羊城車市幾乎瘋狂。
“一號文件”之后,7月2日,廣州市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二號文件”,即《關于認真執行<廣州市試行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的通告>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一位經銷商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正在熱盼 “三號文件”,即“一號文件”的具體實施細則,關注重點包括如何執行、二手車置換辦法、庫存車如何定義以及到底以何種方式獲得購買資格等。
廣州經銷商中流傳了一個方案,即每個月1萬輛的增量配額當中,80%通過搖號實現,20%通過拍賣的方式實現。
“我們這兩天集中與新車、二手車經銷商座談,以及從行業協會角度出發,相關意見和建議已經匯總成文,明天第一時間上交至相關部門,但是最終結果難以預測。”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7月3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爭取最大限度的政策空間成為廣州汽車人的共同訴求。
被否認的搖號傳聞
懸念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每月一萬輛的指標如何分配。在眾多揣測中,“搖號”仍是主流猜想之一,然而鑒于高度保密的政策制定機制,“三號文件”公布之前,一切都存在疑問。
7月3日傍晚,有傳聞稱,廣州已確定同北京一樣,實行汽車號牌搖號政策。細則包括申請人須為當地戶籍,或持有效居住證滿三年以上(含)且連續五年以上(含)在廣州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且名下沒有在廣州登記的中小客車,并持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才可以辦理搖號登記。
7月4日早上,廣州市互聯網新聞信息中心通過官方微博發布,稱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定相關具體的配套管理辦法。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預計將于本月中旬左右向社會公布并征求公眾意見。同時強調,目前網絡流傳的管理辦法,屬于虛假信息。
目前,廣州究竟是借鑒北京的搖號政策、還是上海的號牌拍賣政策,抑或二者按一定比例同時執行,成為關注的焦點。
“一號文件”之初,眾多猜測認為可能采取號牌拍賣。有評論分析,拍賣可以貼補地方財政,如果按5萬元/副計算,以《通告》中一年12萬增量配額計算,一年財政收入將有60億元。
然而,汽車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號牌拍賣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購車的價格區間,“以上海為例,拍賣號牌之后,豪華車的市場份額明顯增加”。
“在座談會上,大部分經銷商希望通過搖號方式分配指標,為數不多的經銷商建議采用搖號和拍賣并行的方式。”嚴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行業協會同時認為,搖號的方式更能保障普通消費者的購車權利,進而保障了自主品牌和中低端合資品牌經銷商的生存空間。
此外,市場還流傳了另一種政策可能,即每月1萬輛的增量配額當中,80%通過搖號實現,20%通過拍賣的方式實現。“這顯然是一個折中方案,既保證普通消費者的購車權利,也能為一部分急于購車、同時具有經濟實力的消費者留出空間。”廣州一位經銷商分析,“但是,這一方案增加了政策執行的復雜性,此外對于比例的制定并沒有調研,并不嚴謹。”
“目前,我們得到的消息是確定了搖號政策。”上述廣州經銷商也強調,“相關政策沒有正式出臺前,大家都不敢妄動”。
庫存車爭取不受限
突如其來的限牌政策,讓廣州汽車經銷商、廠商和行業協會都有些措手不及。嚴斐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將最大程度(為經銷商)爭取銷售空間。”
一家廣州經銷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限牌令7月實施,9月開始實行1萬輛的配額銷售,這意味著7~9月銷售狀況堪憂。”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經銷商普遍希望庫存車輛不受禁令限制,幫助經銷商消化庫存。一位日系品牌經銷商向記者表示,“正值半年盤點之時,為了完成銷售任務,經銷商庫存處于高點,此時限制銷售,無疑使利潤甚微的經銷商雪上加霜”。
目前,眾多品牌經銷商利潤已經明顯攤薄。“全國車市不好,廣州也不例外,新車銷售的利潤來源主要靠完成銷售任務后廠商的返點”,上述日系品牌經銷商告訴記者。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限牌之后,廣州市場會出現類似北京市場的狀況,中低端車型逐漸淡出市場,經銷商業務流程發生變化,置換成為業務重點。此外,如何在汽車后市場領域需求突破應該成為經銷商關注的焦點。
“目前,新車銷售利潤占經銷商利潤來源的90%以上,后市場發展緩慢。”提到目前盈利構成時,一位經銷商如此表示。然而,在已經限牌18個月的北京汽車市場,一家4S店的新車銷售、精品購買和售后服務的利潤貢獻比例已經達到5:2:3。
由此可以預計,廣州汽車后市場有待開發的空間非常明顯。
數據顯示,北京實施限牌政策以來,年新車銷量從近100萬輛下降至40萬輛,由于銷售規模大幅度縮減,汽車經銷商也隨之出現大洗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