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4 01:34:08
保增長戰役能否成功,關鍵要看7月、8月、9月這三個月,如果7月能見底,8月就能回升。
每經編輯 何志成
何志成(經濟學家)
13日,今年上半年及6月份中國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后,國內外市場反應積極,亞洲股市以反彈為主,風險貨幣也略有反彈,A股市場也在第一時間翻紅。但總體看,市場依然很謹慎,不敢輕易“抄底”。
中國經濟在二季度明顯地加速下行,增幅僅為7.6%,說明二季度相繼出臺的一系列微調預調措施收效不大,尤其是連續兩次降息、貨幣投放加速之后,沒有從根本上扭轉經濟下滑趨勢。
很多人對經濟下滑加速不以為然,認為“十二五”規劃已經確定中國經濟增速平均為7%,今年經濟增速為7.5%,現在的數據正在接近宏觀經濟目標,是好現象。對此,筆者持反對觀點。
看待中國經濟是否健康,既要看GDP,更要看GDP效益。如果經濟增速回落到7.5%左右,生產效率能夠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都能夠穩步增長,7.5%甚至更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中國經濟的現實是,GDP中的一大部分都是低效的,經濟總量的增長率下滑太快,惡性循環問題立即顯現。我們看到,當經濟在上半年出現大幅度回落時,企業的盈利能力回落更快,國有企業開始大面積虧損,建筑設備生產行業則出現銷量同比30%到40%的降幅;同時,國家和地方財政收入大幅度下滑;居民收入增長預期“被落空”;經濟發展沒有了后勁,擴大內需成為空談,經濟轉型預期更會被釜底抽薪——沒有適度的增長率,肯定無法實現經濟轉型。
當然,在全球經濟已經進入蕭條衰退大周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想要一枝獨秀非常困難。目前外需不振,出口企業需要過緊日子,國家更需要加大宏觀調控政策刺激力度,要給企業加營養,通過恰當的政策刺激內需,刺激終端需求,立足國內消化過剩產能,去庫存。為達此目的,“穩增長”一詞需要變為“保增長”。
保增長需要“強”刺激,但刺激力度和刺激手段需要更加科學,更有成效。二季度央行兩次降息,貸款已經增加,M1和M2呈現背離趨勢,說明市場資金面并不很緊張。但為什么實體經濟仍然感到很饑渴,市場仍然很低迷呢?溫總理最近的講話抓住了要害,還是要加大投資力度,“要在鐵路、市政、能源、電信、衛生、教育等領域抓緊做幾件看得見、鼓舞人心的實事,以提振投資者信心”。要加大投資力度,尤其是要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國家急需發展的重點戰略發展領域和創新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從總量上看,流動性還要增加,今年貸款增量可能會突破9萬億元。但僅僅靠銀行業增加貸款,效果并不顯著,需要財政加大寬松力度,減稅、貼息,首先是讓企業恢復盈利能力,恢復承接貸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困難是產能嚴重過剩,盲目地擴大投資,勢必形成新的過剩產能,這對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加大投資應該依靠市場引導,而不能再靠政府盲目地批項目,逼迫銀行業增加貸款。
保增長的重點要放在“提振投資者信心”上。首先應該明確政策預期,不能信號混亂——比如當前的房地產業;其次是保股市。民間投資需要聚集,在什么市場聚集?唯有股票市場。而當前的股票市場人氣低迷,何談投資信心?保增長,需要保信心,更需要保股市。從目前股市的表現看,宏觀調控政策還沒有見效,不加大力度,股市還將下跌。保股市,迫在眉睫。
從政策預期看,二季度GDP接近7.5%應該是好事情,它說明保增長戰役必須打響,說明未來宏觀調控政策還有進一步寬松的空間。預計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將轉向 “適度寬松”,會有更密集的寬松政策出臺,不僅會再度降息、降準,還要大幅度減稅,包括提高所得稅征收起點、降低股票市場印花稅等。
保增長戰役能否成功,關鍵要看7月、8月、9月這三個月,如果7月能見底,8月就能回升。為此,宏觀政策下周就應該開始“轉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