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7 10:42:31
8月2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2年廣東省家用豆漿機產品的質量抽檢結果。榮事達兩個月時間內三次登上省級質監局的“黑榜”。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品種繁多的小家電頻頻爆出質量問題。
8月2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2年廣東省家用豆漿機產品的質量抽檢結果。
在15款不合格批次中,榮事達電器的一款"RD-160B"型號豆漿機赫然在列,因“非正常工作”不合格而再次登上質量黑榜。
剛剛過去的7月份,上海市質監局和山西省質監局的抽檢結果均稱榮事達電飯煲不合格,兩個月時間,其三次登上省級質監局的“黑榜”。
官方竟稱不知情
記者在廣東省市質監局官網看到,此次一共抽檢了佛山、中山等4個地市(區)60家企業生產的家用豆漿機產品共60批次,檢驗不合格15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5%。
其中,因“非正常工作”不合格上榜的產品一共有7個,包含了榮事達、威王、三角牌在內的多個品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翻閱《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室內加熱器的特殊要求》國家標準發現,“非正常情況工作”一項指的是在低電壓、高電壓、有紡織物接近或覆蓋等情況下,被檢測加熱器所應有的避免起火等的安全保護指標。當此項指標“不合格”時,說明產品存在著安全隱患。
小家電行業層出不窮的質量問題,與企業的漠視不無關系。僅僅在7月份,榮事達便兩次被曝出質量問題。
7月30日,上海市質監局公布的2012年上海市液體加熱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榮事達一款型號為RSD-07A的電燉鍋產品在接地措施檢測項目中被檢查出嚴重的質量問題。
7月5日,山西省質監局抽檢結果顯示,榮事達一款型號為CFXB30-50R的電飯煲在能效等級方面也不達標。
合肥榮事達小家電有限公司公關部負責人吳炳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卻試圖回避此事,“我們沒有收到質監局的通知,也對你說的情況并不知情,這些產品目前都在正常銷售當中。”
直到記者提出質監局官網已明確公示,他才表示自己要向分公司問清楚情況后再給記者答復。隨后,當記者再次致電試圖采訪時,他的電話已無人接聽。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陶愛蓮表示,質監局查出來的不合格產品信息肯定會通報到企業,也會根據不同情況提出意見,要求對產品下架或整改,無論是生產環節還是在流通環節,企業都應當采取措施改進。
行業亂象橫生
小家電由于門檻低、市場廣,使其成為傳統家電之外的一個全新細分市場。
來自蘇寧的數據顯示,在其經營的家電產品中,彩電音響、冰箱洗衣機、小家電三大類產品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17.8%、18.86%、19.41%,其中小家電的毛利率最高。但是,近年來,增速已開始放緩。
在小家電企業近期發布的公司中期業績相關信息中,伊立浦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將出現首次虧損,虧損額度為500-900萬元,降幅最高達217.05%。而愛仕達預計凈利潤將下滑30%-50%,美的電器上半年營收也出現下滑。
作為傳統的洗衣機品牌制造商,榮事達也自2004年起便開始進軍小家電產業,其產品屢次被曝存在質量問題,這一困境也折射出行業生態。
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受理的小家電投訴案例中,屬于質量問題的占比高達73.7%。 該協會指出,近幾年來,小家電產品發展日新月異,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然而,一些小家電產品因做工粗糙、故障頻發,消費者深感棄之可惜、修之無用,很快被迫淪為快速消費品。
業界認為小家電行業萎靡不振與其產品質量不過關、戰略錯誤、管理混亂此不無關系。
家電業資深觀察員劉步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在產品出現問題后,應該是第一時間去改進,爭取消費者的原諒,但是榮事達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并沒表示這種誠意,可想而知這個企業的管理有多混亂。”
同時,他也坦言對國內的小家電行業發展毫無信心。他認為,小家電行業良莠不齊,除了管理不到位之外,產品定位也存在嚴重錯誤。“你可以看到在一些高端賣場內,售價四五千元的小家電都是國外品牌,國內品牌的混戰還是集中在低端產品上,以為小家電不用太高技術含量是嚴重的誤解,一系列問題,導致質量問題頻繁,最終受損失的必然是整個行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