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9 00:59:43
經過6小時的競拍,此前預想的高價爭搶車牌的情況并未發生,有21個由個人和單位報價的車牌以底價成交。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昨日(8月28日),廣州首輪車牌競拍出現戲劇性的一幕——4363個車牌不僅沒有炒出“天價”,甚至遇冷。
經過6個小時的競拍,此前預想的高價爭搶車牌的情況并未發生,共有21個由個人和單位報價的車牌以底價成交。
而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由于無法查詢參與車牌競拍的總人數,而拍賣組織方廣州市產權交易所又解釋稱競價人數屬于“機密數據”,隨即引發廣泛的質疑。對此,廣州市產權交易所又不得不在昨日晚間發布消息,稱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的申請指標并未“滿員”,甚至競價人數遠低于申請額度,因此中標率為100%。
競拍人數僅達指標的18%
據廣州市產權交易所透露,參與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的買受人有796個,即有796個指標成功拍出,占4363個指標的18%。
根據此前公布的 《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試行辦法》)規定,競價未能成交和買受人放棄的增量指標,指標管理機構應當收回,納入下一次競價配置,并向社會公布。這也意味著有近3600張車牌將進入下一輪競拍環節。
根據《試行辦法》規定,車牌起拍價1萬元,不設上限;按照價位優先、同價位時間優先原則,得出中標者名單。當日廣州市交通委公布競拍結果顯示,個人競拍者最低成交價10000元,平均成交價22822元,最低成交價的報價人數為17人,成交人數17人;在單位車輛競拍方面,最低成交價10000元,平均價25515元,最低成交價的報價人數為4人,成交人數4人。
昨日上午9時開始,取得競拍資格的市民在首次報價后,將有兩次根據平均報價修改自己報價的機會。在上午11時和下午1時,主管部門將分別公布當前平均報價,根據平均報價提高或降低報價。直至下午3時報價截止后,最終確定中簽人。
后續競爭可能更趨激烈
此前,汽車行業分析人士曾針對相關部門提出無法查詢參與車牌競拍的總人數,同時質疑為何不公布最高競拍價格。對此,廣州市產權交易所的解釋是,競價人數屬于“機密數據”,不對外公布。但這一“機密數據”隨后又被廣州產權交易所于晚間發布。
但是,這仍然令首次參加競拍的市民深感不適。有市民反映,看不到實時更新的價格變化,也不清楚競拍總人數,使得這場車牌競拍無異于沒有任何參考項的“賭博”,過程相當難熬。一位參加競拍的廣州市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報價太高怕花冤枉錢,太低又怕中不了,令人備感糾結。
有市民認為,隨時了解競拍人數,就是想估算大致的中標比例,以標出合理價格。
分析人士稱,廣州實施的《試行辦法》是北京搖號與上海拍牌的混合體,但是根據上海經驗,競價系統可以看到競價總人數,且競價者可實時看到中標金額和投標人數的變動,并可修改出價。所以,競價人數和實時價格顯然是可以公開也有先例的,廣州的措施令人有些不解。
有分析認為,大多數消費者對于首月的搖號和競拍都處于觀望狀態,后續兩種方式的競爭可能都將更趨激烈。在27日舉行的廣州車牌首次搖號中,分4次搖出了5460個新的中小客車指標。其中,個人中小客車普通車搖號共抽出4800個名額,單位普通車共抽出654個名額。本次搖號設置新能源車個人指標960個,單位指標130個,但是只分別收到170個和16個申請,因此新能源車的申請者全部中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