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8 01:06:4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市場永遠是對的。已經是“白菜價”的銀行股,竟然還能夠賣得更便宜,成功被做空,那么它一定有被大家都看空的理由。
對于16家上市銀行來說,盈利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以及資產質量惡化,都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讓它們的股價在觸及谷底后,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還可以再挖個坑跳下去。本周三筆大幅折價的大宗交易,就讓銀行股跳下了這個坑。
三筆大宗交易賣出900萬股銀行股
9月3日 (周一),500萬股民生銀行(600016,收盤價5.83元)股權在大宗交易平臺上以10%的折價率拋售。9月4日,200萬股浦發銀行(600000,收盤價7.60元)又在大宗交易平臺上以8.58%的折扣轉讓,成交價為每股6.82元。兩筆交易的買入席位均為中信證券上海安亭證券營業部,賣出席位均為中信證券廣州番禺廣華南路證券營業部。
9月5日 (周三),200萬股興業銀行(601166,收盤價12.35元)又以10.91元/股的價格通過大宗交易成交。這一價格較興業銀行當天收盤價折價8.6%。賣出營業部同樣是中信證券廣州番禺廣華南路證券營業部,買入營業部變為中信證券上海石化營業部。
這三筆大宗交易成為壓垮銀行股股價的最后一根稻草。9月5日,16只銀行A股全部下跌,成為帶動滬指創新低的罪魁禍首。其中民生銀行下跌3.70%,跌幅列銀行板塊之首。
在經過連續下跌后,9月5日16只銀行A股已經8只破凈,占比剛好一半。貢獻上市公司最多利潤的銀行股,幾乎受到了和全面虧損的鋼鐵板塊同樣的待遇。
追根溯源,銀行H股比A股更早遭到資金拋售。自從8月23日發布中報后,民生H股先后被貝萊德和摩根士丹利各減持四次,兩家機構持有的好倉比例分別由7.53%降至6.37%、由6.72%降至5.82%。9月4日,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同時發布報告,對民生銀行下調投資評級。在海外投行不斷施壓之下,民生H股股價出現斷崖式下跌,本周三日內最大跌幅甚至超過9%。
壓制估值因素一:盈利增速下滑
銀行股的斷崖式下跌讓市場陷入無比的矛盾和郁悶之中。因為要論便宜,銀行股已經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便宜。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本周五收盤,銀行板塊市盈率(整體法下)和市凈率分別為4.84倍和1.10倍。而在2008年10月大盤見底1664點時,銀行股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分別為8.50倍和1.83倍。也就是說,從相對價格來看,現在銀行股的估值只相當于1664點時的六折左右。
與估值形成反差,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其實非常不錯。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整體凈利潤同比增長18.14%,而滬深兩市2475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上半年業績(包括以招股書形式披露的)整體卻下滑1.5%。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凈利潤增長率甚至超過30%。
這樣一個在A股市場上少數能維持穩健增長的行業,卻比2008年大熊市時還鮮人問津,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究其本質,在于市場對行業未來基本面的擔心。
首先是在央行多年超發貨幣的背景下,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比重已經嚴重失衡。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凈利潤5499億元,占所有上市公司凈利潤的54%。
這是一個恐怖的數據,它充分說明銀行業已經侵蝕了實體經濟太多的利潤,管理層顯然不愿意放任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讓銀行業反哺實體經濟勢在必行。隨之而來的,就是銀行利潤超高增長的時代可能一去不返。
首先是利率市場化正在推進,銀行最終可能將不再享受保護性利差收入。6月8日,央行時隔三年半首次降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央行此次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將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本質上類似于非對稱降息。
此前,按照央行有關規定,我國一般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不允許有浮動區間,而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9倍。分析人士表示,這是自2004年10月以來利率市場化進程再次邁出的實質性一步。
7月6日,央行今年第二次降息更是直接實施非對稱降息,貸款利率下調幅度高于存款,其中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
兩次降息后,銀行未來息差縮窄幾乎是板上釘釘。即使是在上半年5個月沒有降息的情況下,銀行息差也開始出現見頂輪廓。根據銀監會的統計數據,今年二季度銀行業的凈息差較一季度下降了0.1個百分點。
目前,在市場降準呼聲一直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央行卻遲遲未推出降準措施,反而不斷推出滾動逆回購措施,甚至重啟28天逆回購詢價。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切都表明,央行未來將利用公開市場操作,為利率徹底市場化鋪路。
“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將受到巨大影響。按照國外經驗,利率市場化初期,利率水平將整體上漲,存貸利差將大幅縮小,這將大幅削減以存貸業務為主的中資銀行利潤,其中以中小銀行為甚。”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不久前表示。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18%的業績增速已經較去年有較大回落,中國銀行凈利潤增長率甚至回到了個位數。
券商分析師也紛紛在中報公布后下調銀行業盈利預期。如廣發證券分析師沐華將2012年全年銀行業績增速下調至15.26%,預示著下半年銀行業凈利潤可能進一步下降。而海通證券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銀行業收入增速明確放緩,“且是趨勢性的”。
壓制估值因素二:資產質量
另一把懸在銀行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名為“資產質量”。
在瑞信和摩根大通下調民生銀行評級后不久,身為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在最新一份報告指出,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規模在2013年上半年將會持續惡化,并威脅隨時可能下調中資銀行的投資評級。雖然國際投行或有不同的目的,但本土不少分析師同樣對銀行業資產質量感到擔憂。
8月15日,銀監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二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564億元,較一季度增加了182億元。雖然絕對數量似乎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五級分類中,比“不良”略高一安全層級的“關注類貸款”,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的余額已達1.46萬億元。
海通證券分析師戴志鋒明確指出,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出現轉弱苗頭,且減弱趨勢會持續。“首先,不良凈生成率有所上升,這是由于有些銀行上半年加大核銷力度所致;其次,逾期貸款比不良上升快,大型銀行逾期比例從年初1.1%上升至1.28%,股份制銀行從年初的0.86%上升至1.13%。雖然逾期貸款不是衡量資產不良最可靠的標準,銀行催收力度和借款人還款行為變化都會影響其趨勢和數值,但90天以上的逾期比例也在上升——大型銀行90天以上逾期比例從年初的0.67%上升至0.71%,股份制銀行從年初的0.45%上升至0.57%。90天以上的逾期比例上升,進一步確認資產轉弱的趨勢。”戴志鋒還指出,對某些地區和行業的調研來看,實際情況比銀行公布的要嚴重,趨勢不容樂觀。
銀行股估值底在何方?
股市炒的是未來。如果具有高成長性,市場甚至可以給予高達上百倍的市盈率,如同IPO時的Facebook;如果看不到盈利希望,那么即使一倍市盈率或許也無人問津。
銀行股估值底在何方?
對此,一位投行人士表示,有時候估值是個偽命題。“可以說現在很多A股銀行股已經破凈,市盈率只有幾倍,已經是歷史底部,但這只是和以往A股這個封閉的市場相比。如果看看海外市場,A股銀行股并不是最低的。美國銀行年初已經上漲了一波,但是市凈率只有0.4倍,花旗大概是0.5倍。在業績增速放緩、且又面臨多重壓力的情況下,銀行估值低的亮點會被遮掩。”
戴志鋒在研報中另辟蹊徑地給出了一個答案:不良的頂部在哪,銀行估值底部就在哪。他指出,銀行估值底部不好尋,因為不知道不良頂部在哪里,這是個難以證偽的命題,敏感性測試涉及多變量假設,很難形成市場一致預期,所以只能按趨勢和宏觀經濟走勢“走一步看一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