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2 00:50:5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萬敏發自深圳、北京
每經記者 鄧莉蘋 萬敏發自深圳、北京
近幾個月的新增信貸數據呈現過山車走勢。在經歷了7月信貸遠低于預期的增長之后,8月新增信貸達到7039億元,而此前市場預計在6500億元左右。
從8月新增信貸的分項指標來看,數據回暖或許更多得益于一些大型項目投資的拉動和房地產類貸款的回升。
房企國內貸款增長11.2%
據央行9月11日公布的數據,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039億元,同比多增1555億元。而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5401億元,同比多增485億元。
方正證券宏觀策略首席分析師湯云飛認為,8月20日以后,國務院房地產調控督察組赴各地調查之后,沒有更加嚴厲的政策出臺,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從而刺激了相關貸款的增長。
韓國友利銀行深圳分行副總經理高誠靖認為,中國國家發改委批的一些大項目,包括前期的一些項目已經開始啟動,拉動了信貸的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1~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7.6%,增速比1~7月份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同比增長7.1%,提高0.4個百分點。相較1~7月的數據,8月份到位資金中的國內貸款增加了3895億元。
深圳地區一銀行人士認為,信貸增長主要在房地產貸款的增加。最近一段時間,鋼鐵行業、光伏行業等不斷傳出不好的消息,銀行出于風險考慮,會減少制造業的貸款。“大家都覺得制造業比較困難,就做固定資產融資和房地產開發貸。”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8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中的國內貸款為9886億元,同比增長11.2%;個人按揭貸款6057億元,增長10.0%。而1~7月國內貸款8723億元,同比增長8.8%;個人按揭貸款5094億元,增長4.6%。
這在8月份的信貸數據中也有所體現。8月份的對公貸款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203億元,比上月的920億元多增283億元。交通銀行發布的報告認為,“這反映了在建項目和新項目的計劃投資額持續增長對信貸的拉動作用。”
住戶貸款中的中長期新增1657億元,較上月的1180億元多增477億。交通銀行研報認為,這“反映了住房市場回暖對信貸的拉動。”
高誠靖表示,近期個人貸款有大量增長。開發貸雖然在嚴控,但是還是有很多通過各種方式流到了房地產企業。
8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421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0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203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314億元。而7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35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95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2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526億元。與7月份比較,8月的中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有較明顯增加,票據融資被壓縮。
降準暫無必要?
在經過了幾次降準預期落空之后,在目前這個時點,降準似乎已經不是非常必要。
農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發展處分析師劉忠渤認為,8月底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央行已無降準的必要性。
湯云飛也認為,從前幾個月的數據來看,目前銀行的超額準備金率還是挺高的。超額準備金還存在,如果信貸需求沒有明顯上去的情況下,就暫時不需要降準。
但是巴克萊資本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在報告中指出,仍有可能繼續以降息或降存準金形式放松銀根,特別是當疲弱的內外需求給7.5%的增長目標帶來風險時。“我們認為降低貸款利率會比降低存準金更有效:前者有助于減輕企業財務負擔;只要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繼續通過逆向回購注入流動性,銀行系統的流動資金就足夠支持貸款增長。”
湯云飛認為,降息或許會刺激一定的需求,但是目前CPI增速重新上升到了2%,央行出于抑制通貨膨脹的考慮,再加上如果降息的話,或許會刺激房價的反彈。“最有可能是維持現狀,如果信貸需求上去的話,會倒逼降準。”
劉忠渤則猜測央行可能希望通過逆回購這種工具來引導市場資金價格,從實際效果來看,起到了平滑市場波動、引導利率下行的作用。
債券融資增加或為短期行為
數據顯示,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24萬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2584億元,較上年同期多1686億元,債券融資占比達20.83%。7月社會融資規模1.04萬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2487億元,占比達23.91%。
對比可以看出,2012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7.78萬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8244億元,占比僅10.6%。
造成近兩個月發債井噴,城投債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據Wind數據統計,2012年8月,各類城投債累計發行量達到1045.6億元,扣除因交易場所不同導致的重復計算因素之后,累計發行89只,金額高達860.6億元。
有觀點認為,推動企業直接融資的發展,可以在不擴大貨幣乘數的前提下緩解企業融資的難度,將是未來融資的主要方向。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指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跨越式發展,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宏觀調控、資金配置、價格形成和風險管理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盡管從理論上來說債券市場發展提速,但債券融資這種途徑的擴張究竟是趨勢還是曇花一現,還需繼續觀察今后的數據。
“據我們觀察到的數據,9~10月份的債項占比可能又會降下來,7、8月份發債的增多可能與企業的發債計劃有關。從已登記的數據來看,9~10月份全面下降了。”劉忠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一位銀行資金部人士透露,其接觸的企業中,也有在伺機等候央行降低準備金率后帶來的發債利率水平下降的窗口。
根據交易商協會數據,截至2012年7月末,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余額達到3.59萬億元,占我國企業直接債務融資規模的60%,公司信用類債券余額達6.2萬億元,占我國債券市場整體余額的25.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