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2 00:59:3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當洛陽鉬業(603993)在9月10日公布了自己登陸A股的計劃后,市場各方發出了 “大盤股再次襲來”的驚呼。然而最終方案在昨日曝光之時,人們卻發現當初的擔憂僅是虛驚一場而已。
帶著36.46億元計劃募集資金沖擊A股的洛陽鉬業,出人意料地大幅縮減了融資計劃,最終融資額定在6億元,還不及一些中小板、創業板新股。
融資額縮水30億
8月以來IPO零審核、2個月沒有新的預披露稿面世……當不少投資者還沉浸在IPO減速的氛圍中之時,在9月10日突然公布發行計劃的洛陽鉬業(603993),儼然成為了一盆“冰水”,潑在了市場對新股IPO減速的樂觀預期之上,并引發了9月7日A股強勢反彈的快速夭折。
其招股意向書顯示,洛陽鉬業將在9月24日發行不超過5.42億股A股。雖然公司當時并未具體公布融資金額,但是36.46億元的募集資金投入項目,隱隱說明洛陽鉬業此次IPO的“胃口”并不會小。
由于被視作6月底的中信重工(601608,收盤價4.02元)后,又一只真正意義上的大盤股IPO,洛陽鉬業受到了市場投資者廣泛的關注和“警惕”。然而,洛陽鉬業在昨日公布的最終發行計劃卻令市場大跌眼鏡。
在洛陽鉬業昨日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A股發行公告》中,主承銷商安信證券稱,根據初步詢價情況并綜合考慮H股價格、公司基本面、所處行業、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和市場環境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3.00元/股,而且網下發行不再進行累計投標詢價。
另外,洛陽鉬業最終確定的發行股份數,由當初的不超過5.42億股,變成了最終確定的2億股,也就是說,洛陽鉬業此次IPO公布的募投項目的計劃資金需求量為36.46億元,但是其最終僅圈定6億元,僅為資金需求的六分之一,不足的部分將由公司自掏腰包。
業內人士稱意外
“比預想的低太多”。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部門負責人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洛陽鉬業發行股份數量、發行價均低于預期。
根據公告披露,洛陽鉬業所在的有色金屬礦采選業,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滾動市盈率為43.88倍(截至9月19日)。而最終確定的3元/股發行價,對應的2011年攤薄后的市盈率僅為13.64倍,還不足行業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這位投行人士表示,從當初路演之時的情況來看,很多機構還是比較看好洛陽鉬業的,參與詢價的熱情比較高,其中不乏一些機構認為詢價區間可能達到6元以上。而洛陽鉬業公布的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此類觀點。從初步詢價的情況來看,提交有效報價不低于發行價格3元/股的配售對象有156家,對應的擬申購數量之和為36.29億股,為本次網下初始發行數量(即1億股)的36.29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各大券商機構對于洛陽鉬業的估值報告后發現,所有的券商對于公司估值下限都遠遠高于最終確定的3元發行價。如新財富有色金屬行業金牌分析師,國信證券彭波就給予洛陽鉬業4.92元~5.71元的合理估值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洛陽鉬業本月10日宣布首發A股計劃之時,洛陽鉬業H股(03993,收盤價3.22港元)乘機大漲近23%。因為按照36.46億元的募投計劃和5.42億股發行量估算,其A股發行價應該在6.73元左右,而洛陽鉬業H股之前的價格尚不足3港元。不過在洛陽鉬業宣布最終3元/股的發行價之后,洛陽鉬業H股低開并最終大跌9.8%。價格從近期最高的3.66港元跌至3.22港元。
大盤股IPO屢“瘦身”
有機構人士則表示,從各方對于公司的看好,以及披露的詢價情況來看,即使洛陽鉬業選擇更高的發行價,順利發行也不成問題。
因此,在洛陽鉬業出人意料的IPO計劃曝光之后,市場就有傳聞稱,作為主承銷的安信證券本來將申購價格定為6元,同時發行5.42億股,但是在監管層的出手干預下大幅調整。不過這一說法并未得到洛陽鉬業和安信證券的證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股市場的持續低迷,大盤股瘦身發行的例子其實屢見不鮮。如去年11月上市的新華保險(601336,收盤價22.34元),A股募資規模由市場預期的超百億大幅壓縮至不足37億,同時確定的23.25元/股的發行價,幾乎是23元~28元發行區間的下限。隨后,早已過會的中國交建 (601800,收盤價4.16元)也主動縮減發行規模,募集資金總額由原計劃不超過200億元下調至不超過50億元。同樣,中信重工(601608,收盤價3.74元)也有著類似瘦身發行的經歷。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大盤股“瘦身”發行反映的還是市場不景氣。雖然不能確定監管層是否關注了洛陽鉬業,但是近兩個月新股發行的放緩,以及發審委審核新股放緩等,已經讓新股發行進入了2009年重啟以來的一個“冰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