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09-28 10:39:49
二季度以來,短期理財基金成為基金公司最熱門的新產品之一,但由于這類產品基本靠銀行銷售,基金公司無論在新產品發行還是在理財基金到期申贖時,都需要躲避銀行季末、年末等攬存的關鍵時期。
近日,一家即將發行短期理財產品的基金公司市場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短期理財基金既要把業績做好,又要把握發行和申贖的時間。比如,9月最后一周是很難發行的,產品成立后的申購贖回時間也不要選擇在12月最后一周,這些時間都很容易受到銀行攬存沖擊。
9月20日和21日,分別有中銀理財14天和國泰理財6個月結束發行,在9月最后一周沒有短期理財基金正在發行中,預計10月中旬開始,才陸續有短期理財基金開始發行。
從9月份已成立的短期理財基金來看,這兩只產品贖回時間都成功躲避了季末和年末。9月5日成立的光大雙月理財基金將申贖時間設定在每年1月、3月、5月、7月、9月和11月的倒數第七個工作日至倒數第十一個工作日之間,躲過了每個季度的最后一周。以月度為申贖周期的大成月添利選擇在9月20日成立,也躲過了每月的最后一周。
某基金分析師表示,盡管短期理財基金的新發規模比較大,但這些資金并不穩定,面臨著比較大的贖回壓力。在銀行渠道中,由于存款考核指標往往是銀行客戶經理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特別是季末和年末的考核。今年的存款考核壓力也比前幾年要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季末到期的短期理財基金很可能成為銀行客戶經理攬存的主要目標。
事實上,此前短期理財基金也出現過類似情況。今年6月最后一周,上海某基金公司的短期理財基金第一次開放申贖,180多億份被凈贖回了約150億份,比例超過80%。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