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7 01:37:5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每經記者 張昊
在因福島核電站事故暫停約一年半后,我國核電建設將全面重啟。
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再次討論并通過《核電安全規劃(2011~2010年)》和 《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
上述兩項規劃的通過,標志著核電行業發展政策的破冰,A股市場有關核電重啟的討論終于看到了實質性進展,核電板塊同樣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是,本次重啟究竟對核電行業有多大的利好?核電建設的重啟,究竟哪些上市公司真正受益呢?
核電建設重新“開閘”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去年3月以來,在對運行、在建核電機組進行綜合安全檢查的基礎上,國務院兩次討論兩個規劃,對待核電安全和發展是十分嚴肅和慎重的。
會議對今后核電發展做出以下重要部署:一,穩妥恢復正常建設。合理把握建設節奏、穩步有序推進。二,科學布局項目。“十二五”時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數經過充分論證的核電項目廠址,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三,提高準入門檻。按照全球最高要求新建核電項目。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三代安全標準。
2011年3月16日福島事件后,國務院緊急啟動核電“國四條”:立即組織全面安全檢查;加強正在運行核電設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核安全規劃批準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
2011年8月5日,由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對我國在役和在建核電站進行的全面安全檢查結束。隨后由國家能源局編制完成的《核電安全規劃》和國家發改委編制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上報國務院,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上述兩個核電政策,標志著暫停約一年半的核電建設全面重啟。
兩條新規形成利空
核電建設的重新開閘,究竟將給行業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據行業人士分析,上述政策規劃明確了兩點:一,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二,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三代安全標準。上述政策的出臺,對核電行業將形成整體性利空,這主要是因為裝機規模將大大低于前期的計劃。
在此前的“十二五”規劃中,新的核電規劃對 《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進行大幅調整。根據規劃,到2015年,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900萬千瓦;到2020年的核電裝機規劃將提高到8600萬千瓦,占屆時總裝機的5%,在建規模約4000萬千瓦。
由于上述裝機目標的出臺,業內一致預期國內核電將迎來建設高潮,而核電裝機的大幅提升也使得當時的A股市場核電板塊表現突出。但是在本周通過的政策文件,明確了內陸核電將不再審批,這猶如一記重拳,給前期的預期沉重的一擊。
目前我國處于“前期工作”階段的待建核電站容量為53.5GW,扣除內陸項目后,待建沿海項目容量僅18.5GW,加上已投運的12.6GW和已核準的32GW,總計約63GW(6300萬千瓦)。
某券商行業分析師認為,假使這些項目都是“經過充分論證的”,考慮到建設周期,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將不超過65GW,遠遠低于原有規劃的80~90GW的發展目標,核電行業整體發展空間受到擠壓。
另一方面,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還將使得內陸核電設備合同難執行,進而對相關廠商業績影響巨大。上述券商行業分析師在調研中得知,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澤等內陸核電項目的核島主設備(蒸汽發生器、壓力容器等)合同早在2010年左右就已經和設備廠簽訂,為了趕項目工程,這些設備很多已處于半完工和完工狀態,內陸核電項目的停止必然影響這些設備的交付進程。
此外,在相關的上市公司中,贛粵高速(600269,收盤價3.18元)、*ST贛能(000899,收盤價4.16元)、深南電A(000037,收盤價4.30元)等上市公司參與投資的江西彭澤核電項目也可能擱淺。
除了裝機規模將大幅低于預期外,本次新的核電政策要求還提高了準入門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電項目,必須符合三代安全標準,這意味著設備國產化率將從“二代加”技術的70%降低到三代技術的40%以下,核電項目的建設進程將嚴重依賴外資企業的供貨進度,為項目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同時本土企業能夠參與的核電設備市場份額也將減少。
核電板塊將分化
盡管本次重啟對核電行業是整體性利空,但是重啟的事件性依然會讓少部分企業從中受益,尤其是三代安全標準的規定,將使得符合三代安全標準的生產企業拔得頭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這樣看來,核電板塊中長期將出現分化。
從短期來看,短周期設備生產商受益較大。某券商分析師指出,短周期設備是指設備招標期與項目建設期接近或同步的設備,不需要大幅提前招標,一旦新的項目開始審批進入建設,同步將有新的短周期設備訂單下放;另外,短周期設備核電存量訂單將耗盡,新增訂單與存量訂單以及往年訂單高峰相比彈性更大,相關的標的包括核電閥門供應商江蘇神通(002438,收盤價14.63元)、中核科技(000777,收盤價19.78元),核電用鋼供應商久立特材 (002318,收盤價12.50元),HVAC系統供應商南風股份(300004,收盤價17.63元)等。
當然本次政策最明確的受益者,還是達到三代標準的核電企業。
世界核電發展路徑可以分為四代:第一代出現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目前已經基本退役。第二代核電,主要有壓水堆 (PWR)、沸水堆(BWR)、重水堆(CANDU),分別占目前總裝機組數的60%、19%和11%。目前全球范圍正在運行的絕大部分商用核電站均為第二代。第三代核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經濟性,典型的有APWR、AP1000、ERP等。第四代核電計劃由2000年美國首次提出,規劃在2030年左右投入市場。
我國當前使用的核電技術主要是二代和二代加,三代技術路徑之爭一直圍繞在AP1000與EPR之間展開。目前AP1000暫時領先,已經完成技術轉讓,國產化進程能較快推進,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主品牌。
某券商分析師認為,后期新審核批準的核電項目傾向于建造AP1000機組。因此未來新批項目如果以這種技術為主,將對具備AP1000成套設備制造能力的企業形成利好。一旦進入到新型先進核電站設備制造,上海電氣(601727,收盤價4.13元)、東方電氣(600875,收盤價13.41元)將是最受益的大型成套設備制造商;同時,具備中大型加工能力的海陸重工(002255,收盤價13.55元)、浙富股份(002266,收盤價6.83元)同樣將獲得分包機加工機會。
上述券商認為,比較三大裝備制造集團在AP1000制造能力上的準備,上海電氣與哈電的聯合體在吸收AP1000制式技術上走在東方電氣的前面。就單個企業而言,上海電氣以完整的重型鑄鍛件配套能力超越同業,且核電成套設備制造產能高于其他兩家。因此,在AP1000制式為主的建設期,上海電氣或將受益最多。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