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3 01:15: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記者 曾子建
10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就修訂 《關于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業務投資范圍及有關事項的規定》(以下簡稱“自營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新的規定,未來券商自營范圍將“一增兩擴”:自營品種增加新三板公司,擴大銀行間市場交易證券以及金融機構柜臺交易證券的交易范圍。
“新的自營規定,對券商自營業務而言無疑是個利好消息。”某上市券商投資部負責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投資范圍的擴大,券商自營業務也將進入尺度最為寬松的創新時代。而在券商的收入構成中,自營業務也將進一步提升地位,成為券商更為重要的收入來源。”
未來可買新三板公司
翻看上市券商的財務報表不難發現,以往券商自營業務的投資品種比較簡單,一般都是股票、債券和基金等。不同的券商只是配置各種類型證券的比例不同而已。一些較為穩健的券商,可能更多持有基金和債券,而相對激進的券商,則可能配置更多的股票。一旦對股市的走勢判斷錯誤,而采取了錯誤的投資策略,意味著券商自營的業績將非常差勁。不過,隨著券商自營業務投資范圍的不斷擴大,券商自營業務的資產配置將更加靈活。對券商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10月31日,證監會對修改《自營規定》征求意見,一是修改了《自營規定》的附件《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投資品種清單》,擴大了證券自營品種范圍。修改后,券商自營品種“增一擴二”:增加的是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轉讓的證券(新三板公司);擴大的兩類,一是在境內銀行間市場交易的證券,由部分擴大到全部;二是在金融機構柜臺交易的證券,由僅限于由證監會批準或備案發行的,擴大到由金融監管部門或者其授權機構批準或者備案發行的,即將銀行理財計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納入自營投資范圍。
分析人士認為,實際上,自從2010年股指期貨推出以來,券商開始越來越多地利用股指期貨對沖風險。尤其是去年以來,盡管A股市場表現不佳,但券商的自營業務業績卻相對出色。一旦自營投資范圍進一步擴大,必然會使得券商的投資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自營收入比重大幅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場依舊表現不佳,各類指數均出現下跌,券商整體業績隨之小幅下滑。不過,券商的自營收入卻明顯增加。據國泰君安統計顯示,上市券商前三季度自營收益達10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61%,而自營收入占比則從去年同期的4%猛增至23%。
從具體的上市券商來看,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11.32元)、海通證券(600837,收盤價9.20元)、宏源證券(000562,收盤價18.54元)、國金證券(600109,收盤價15.43元)、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12.26元)、招商證券(600999,收盤價9.80元)和興業證券(601377,收盤價10.78元)等,都在自營業務上取得了明顯增長。
以中信證券為例,今年三季報中,自營業務就成為最大的亮點。中信證券前三季度共實現自營投資收益23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投資收益8億元。另外,海通證券的三季報也披露,今年前9月自營收入高達18億元,同比增長了129%。
投資范圍仍有拓展空間
很明顯,自營業務在券商收入構成中再次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果自營規定的修訂順利實施,券商自營業務將進入尺度空前寬松的階段。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監管層對券商自營的限制依然過于嚴厲,未來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
一名證券業分析師表示,根據證監會規定的“證券公司自營投資品種清單”,目前只包括: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境內銀行間市場交易的證券;以及依法經證監會批準或者備案發行并在境內金融機構柜臺交易的證券。也就是說,除了購買基金公司發行的QDII產品外,海外市場的大量優質投資品種,我國券商的自營幾乎都無法涉足。而從今年全球資本市場的走勢來看,今年以來恒生指數漲幅近20%,道瓊斯指數逼近2007年的高點,很明顯券商的自營投資還是錯過了不少機會。
“現在應該是走出了放開限制的重要一步。”上述人士表示,“未來如果進一步擴大投資范圍,那么對券商而言,也意味著更大的機會和挑戰。”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