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11-07 11:32:54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信托公司希望礦業公司拿啟動資金,但礦業公司沒考慮過這點。對于信托公司來說,選擇強大的交易對手是最保險的,畢竟信托公司本身在礦產領域不夠專業。”對于新華信托、建信信托、昆侖信托、天津信托、北方國際信托、華澳信托等六家信托公司日前成為天津礦業權交易所首批礦業權信托融資試點單位,用益信托工作室分析師表示。
在11月5日下午的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天津國際礦業金融改革示范基地正式揭牌,旨在推動中國礦業金融體制改革,構建符合市場規律和地質規律的國際礦業金融服務體系。
據了解,天津國際礦業金融改革示范基地由國土資源部與天津市政府共同建設,中國礦業聯合會則負責示范基地建設中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天津礦業權交易所不但確定了上述六家信托機構為首批信托融資試點單位,還與中國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銀行方面將為交易所會員提供100億美元綜合授信。
該會議還提出建立天津礦業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具體內容包括:探索地質勘查企業股權融資交易模式,推動符合條件的境內外礦產風險勘查企業融資;地質勘查企業可以定向非公開方式在天津礦業權交易所募集資金,地質勘查企業股權可在天津礦業權交易所轉讓等。
信托公司疑慮重重
11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了一位剛從2012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回京的信托機構經理,該信托正是上述六家信托公司之一。
“我們公司之前并未涉足礦產項目。據我所知,中誠信托及中信信托在此領域較為擅長,新華信托也做過少數幾筆,但我們正計劃嘗試礦產項目,而且和天津方面有過接觸,所以成了首批信托融資試點單位。”
據該經理稱,雖然天津礦業權交易所將國土資源部、部分金融機構、眾多礦產公司,甚至一些海外礦產機構集中在一起,搭建了合作平臺,但信托公司仍然疑慮重重。
“首先是小證大儲量問題,礦產公司是否有可能在向金融機構融資時夸大儲量?在向國土資源部門報備時又刻意將儲量說小,造成采礦證上與實際儲量不符?”
除了“小證大儲量”的顧慮,信托機構還關注諸如礦產資源品相,以及如何控制操作風險和出現風險時如何處置等問題。
“由于信息不對稱,如果我們做這些項目,希望礦產方面拿出啟動資金,以保證投資者的收益,而當投資者拿到預期回報之后,礦產方將得到剩余高額收益,但礦產方并未考慮過這一點。”這位信托機構經理解釋稱。
而另外一家成為首批信托融資試點單位的信托公司則稱,將謹慎對待礦產融資項目,如若不能確定風險,暫不考慮涉入。
對此,一些礦產資源方認為礦產方面風險并不高,但信托機構則指出,投資者并不認為這樣。
信托機構:首選交易對手
“我們將首選交易對手,如果對方不是央企,也必定有當地較大規模的國企背景,否則將不考慮。”建信信托一位項目經理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當時參會的礦產方有相當一部分是民營企業,這顯然不是我們潛在的交易對手。”
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員表示,對于信托機構來說,選擇強大的交易對手是最保險的,畢竟信托公司本身在這個領域不夠專業,因此,之前信托機構大都采用有限合伙形式。
“關鍵是一些信托公司不太懂礦,有限合伙形式可以約束礦業公司,加一些附加的回購或抵押條款,管理方是信托公司和另外一個專業礦業公司,日常運營交給礦產公司,信托公司只需要控制操作中的風險和當出現風險時,可以及時處置。”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員稱。
建信信托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礦產價格相對較低,是較佳的入市機會,將盡快與天津礦業權交易所接觸,希望盡快達成協議,最快可能將于明年上半年啟動項目。
“估計一個項目兩年下不來,投資者收益率將與信托期限及市場價格有關,預計收益率與當時市場平均價格大致相當。”建信信托人士稱,“信托公司需要對項目勘探項目全程跟進,做對應的股權投資,通過金融手段分散風險。”
中行:100億美元僅是投資意向
“國內礦產投資尚且戰戰兢兢,更別談投資海外市場了。”建信信托人士表示,海外投資風險更高,涉足一些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更要關注其法律等多方面的風險。
有鑒于此,目前國內多數信托機構并不打算輕易嘗試海外項目,但中國銀行卻瞄準了這片 “藍海”。據新華08消息,中國銀行為交易所會員提供100億美元綜合授信,支持中國礦企走出去。
中銀國際是中國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主要載體,據上述會會議相關資料,近年來,中銀國際特別關注礦產與資源行業的發展,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綜合性融資平臺與金融產品,中銀國際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礦產資源專業團隊,可提供包括投融資、并購、研究在內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擁有海外大宗商品融資中心,而且中銀國際是倫敦金屬交易所會員,所以完全有能力幫助中國礦產走出國門。”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向記者稱,但為天津礦業權交易所會員提供100億美元的綜合授信,只是投資意向,具體仍要視具體項目而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