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1-09 14:57:00
馮亞曦表示,數據庫的建設面臨兩大難題,一方面是數據信息的采集,另一方面是數據庫的動態管理。
每經網1月9日電(每經記者 曹晟源 實習生 周以軒)
未來,落戶成都高新區的近3萬家企業將獲得一個電子身份證,通過這張“身份證”,可實現項目申報、網上審批、納稅服務、工商服務等數據共享、互聯互通、業務協同。
1月8日,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馮亞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建成后的數據庫將涵蓋企業的基本信息、稅務、生產經營等詳細資料,并開展高新區企業身份數字證書認證。這相當于為每家企業制作一張電子“身份證”,這一做法在全市尚屬首例。
成都高新區現在擁有近3萬家企業。馮亞曦透露,高新區2012年政務服務的辦件數量為700萬件左右,較2006年的100萬件增加近6倍;當場辦結率從85%上升到99.44%,滿意率維持在97%以上。
據介紹,為了進一步提高辦件效率,減少政務服務中,前期對企業進行了解和調查的時間;并且能夠實時了解企業的動態,提供企業所需的政務服務,高新區決定建設“企業服務數據庫”。
馮亞曦表示,數據庫的建設面臨兩大難題,一方面是數據信息的采集。信息的采集牽涉到工商,國地稅,海關等多個部門,現行的管理體制導致條塊分割,自成體系,自建平臺,不能共享。在建設數據庫時,會受到一定的阻力和干擾。要打破這種局限,需要管委會的決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是數據庫的動態管理,需要相關各部門之間的數據信息實時共享,使數據實時更新,保證數據庫中信息的準確性。在企業信息數據庫的建設上,國內已有先例,蘇州工業園此前已建立了類似的企業數據庫,但因為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使得數據庫的利用率并不高。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