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華飛破產案再現多處疑點 中電熊貓“笑納”低價土地?

          2013-01-24 01:36:09

          除此前廣受質疑的土地評估問題外,華飛在破產前及破產過程中還存在財產“蒸發”、虛列債權等問題。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都 黃晟 發自南京、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陳都 黃晟 發自南京、上海

          時隔數月之后,曾經的CRT龍頭企業華飛彩色顯示系統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飛)破產案的風波仍未平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了解到,由于按照最終確定的破產財產分配方案,華飛234家普通債權人僅獲得了債權總額17%左右的償還資金,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安彩高科,600207,SH)已將破產案管理人告上法庭,大連大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控股,600747,SH)等多家企業的相關訴訟也在籌劃。多位債權人認為,除此前廣受質疑的土地評估問題外,華飛在破產前及破產過程中還存在財產“蒸發”、虛列債權等問題。

          而在華飛破產財產的神秘買家尚未露面之際,此前廣受關注的三塊華飛土地已經由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熊貓)著手開發,鑒于中電熊貓旗下多個子公司此前實際掌握著華飛董事會,有債權人質疑,這場破產案背后,是一場中電熊貓為了低價拿地而設的局。對此,記者多次聯系中電熊貓,均未獲回應。

          清算結果引債權人起訴/

          2012年12月18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華飛破產清算程序最終結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按照此前確定的《華飛破產財產分配方案》,華飛的普通債權人僅在2012年9月和12月分別獲得約為公司所欠債務總額15.8%和1.8%的償還資金。

          “償還這點錢,無異于杯水車薪。”作為華飛最大的普通債權人,安彩高科審計法務部王永平向記者表示。按照上述債務償還比例,公司2.7億元的債權先后總共僅獲得了約4820萬元的賠償。由于受到華飛所欠巨額債務的影響,公司已經被迫于2011年10月26日將全部玻殼生產線關停。

          被拖入資金窘境的公司還有大連控股。“公司3000多萬元的欠款只收回了500多萬元。”大連控股營銷部經理王海東表示,公司有幾條主要的生產線是為華飛公司專供的,華飛破產后公司的產能減少了一半。

          由于大量資金在華飛破產中 “打了水漂”,多家實力并不雄厚的民營企業更是已經被拖到了破產邊緣。作為華飛最大的民營企業債權人,南通飛達塑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通飛達)法人代表徐澤民向記者表示,公司由于在華飛破產過程中損失了2500萬元資金,整個企業的資金鏈已經全部斷掉,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

          “對于企業面臨的困難,我也曾聯合部分債權人向南京市及江蘇省多個政府部門反映過,但是均沒有實質性結果。”王永平告訴記者,公司已于2012年11月21日對華飛管理人江蘇高的律師事務所提起訴訟。

          在《起訴狀》中,安彩高科稱,根據《破產法》相關規定,職工債權應由華飛管理人調查后列出清單并公示,而江蘇高的律師事務所未將職工債權公示,還將不屬于職工債權的2.15億元按第一順序進行清償。公司現保留追究管理人將經濟補償金1.84億元按第一順序清償的權利,并就4100萬元不應參與破產受償部分,向法院提起訴訟。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大連控股、南通飛達、上海億陽等多家債權人對管理方的起訴也都在籌劃當中。“實際上,我們早就想走法律程序,但是公司現在實在太困難,短時間內連訴訟費用都拿不出。”徐澤民說。

          資產評估處置現多處疑點/

          在《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報道中,多位債權人曾向記者表示,在華飛破產清算案中,由于債務人、法定代表人和財務負責人并未出席會議接受質詢,法院也未允許債權人就《華飛破產財產的管理和變價方案》進行討論,導致債權人拒絕對變價方案進行表決。此后,這一《變價方案》只得由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通過。

          雖然《變價方案》已經塵埃落定,但是債權人對于華飛資產評估的質疑仍在繼續。日前,多位債權人向記者表示,除此前廣受質疑的土地評估問題外,華飛在破產前及破產過程中還存在財產“蒸發”、虛列債權、涉嫌利益輸送等問題。

          根據華飛 《資產評估報告書》顯示,南京錦輝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輝實業)為華飛持有100%股權的全資子公司,在華飛進行破產清算時,由于公司已經破產,華飛對于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評估價值為零。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錦輝實業《2010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報告》中的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的凈資產仍為3800萬元。該表還顯示,2010年期初,錦輝實業的未分配利潤約為-1000萬元,期末約為-1455萬元,也就是說,錦輝實業2010年全年的虧損額約為455萬元。在從2010年年末到2011年8月19日華飛資產評估基準日這短短8個多月的時間里,虧損額度超過3800萬元,為2010年全年虧損額的8倍多。

          此外,《華飛申報債權確認表》顯示,華飛對錦輝實業的欠款確認為3100萬元。而上述審計報告則顯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華飛對錦輝實業的欠款僅為1960余萬元。以此推算,從2010年12月31日到華飛董事會決定終止經營、停業清算的2011年3月22日,僅3個多月的時間里,華飛對錦輝實業的欠款驟然增加了1100多萬元。

          “這種情況并不正常,我們懷疑錦輝實業的凈資產‘蒸發’和對華飛債權的突然增多都受到了人為操縱。”一位債權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多位債權人還認為,在此前已經進入債權人視野的143畝工業用地和約324畝劃撥土地外,華飛仍有一塊土地并未進入破產財產清算。

          一份由債權人出示的資料顯示,2005年,華飛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將南京華浦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浦電子)合并。兩公司合并之后,“新華飛”擁有原華飛和華浦電子的所有資產,并承擔華浦電子所有的債務。資料顯示,此前,在合資公司華浦電子成立時,原華東電子管廠曾以一塊面積為18.6畝的生產辦公用地作為對公司投資的一部分。在此后華浦電子的資產負債表中,場地使用權也一直作為公司資產的一部分存在。“但是到華飛破產清算時,這塊土地卻消失了。”上述債權人稱。

          債權人還向記者透露,在華飛破產前,華飛工會持有南京凱德實業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凱德實業)75%的股權,但是在華飛破產清算前的2010年3月和12月,這些股權卻悉數被低價轉讓給了多名個人和凱德實業工會。

          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華飛工會分多次轉讓的這些股權數額從6500元到44萬元不等,均以凱德實業注冊資本的出資額等價轉讓。而凱德實業的注冊資本僅為2080萬元,截至2010年末公司的凈資產已達到6849萬元。

          “將股權低價轉讓,無非是為了避免華飛工會掌握的股權在破產中被清算,同時向相關方輸送利益。”一位債權人分析說。

          對于債權人的種種質疑,華飛管理人江蘇高的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資深律師宋輝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分管和債權人接觸溝通,華飛破產案的相關事宜都開過債權人大會,所有的債權也都經過債權人現場確認過了,還會有什么問題呢?對于上述有債權人提出的華飛子公司南京錦輝實有限公司2010年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的問題,他稱,這個問題曾向幾位前來詢問的債權人解釋過,因為本來賬面上的錢是可以收回來的,后來華飛公司進入了破產程序時,相關款項沒有能收回來,故而變成了零。

          對于債權人提出的在華浦電子的資產負債表里無形資產這塊以及在華飛破產前,華飛工會所持有的凱德實業的股權轉讓給了 “華飛領導”以及職工債權中的額外補償等事宜,他稱,由于不是自己分管也不了解情況無法回答。

          最大受益者身份隱現/

          在此前進行的華飛破產財產清算及拍賣中,爭議最大的莫過于華飛于2001年取得的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街道華飛路1號的143畝工業用地,及公司早年獲得的位于紅山街道藤子村和過街村的324畝劃撥土地。一些債權人曾認為,這些每畝市值約700萬元,總價值超過30億元的土地,足以讓華飛償還所有債務。

          最后確定的《變價方案》顯示,不僅324畝劃撥土地被以 “國有劃撥土地不屬于破產財產”為由剔除在評估范圍之外,納入破產清算的143畝工業用地,價值評估也僅為1.63億元。

          如此低廉的土地價格拍賣,最大的受益者則是華飛資產的買主。多位華飛債權人對記者表示,即便如此,在2012年6月13日的拍賣現場,卻只有兩名競標人,其中一名競標人以7.12億元的底價舉牌后便簡單地成交了。對于這名買主的身份,一直無任何資料公開。

          雖然買主身份尚未明朗,記者卻在南京市規劃局的官方網站上發現,從2012年9月開始,這些總面積為467畝的土地,卻已經分別以“華飛路1號地塊”、“南京邁皋橋過街村地塊”、“南京紅山街道藤子村地塊”的身份,申請通過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審批程序。其建設單位均為南京市土地儲備中心和中電熊貓。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CEC)重組南京地區電子企業行動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與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三方聯合投資10億元組建中電熊貓,南京華東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東電子集團)、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電子集團)等7家企業隨之并入。

          而在華飛破產前,華東電子集團直接掌握其20%股權,熊貓電子集團實際控制下的南京熊貓則握有25%股權。剩余55%的股權雖然為一家名為樂金·飛利浦顯示件國際有限公司的破產管理人所持有,但記者獲得的一份《授權書》顯示,該管理人已于2010年將 “簽署公司董事會成員任免所有法律文件”的權力授予熊貓電子集團副總裁何再定。

          “也就是說,作為華飛破產的最大受益者,中電熊貓在華飛破產前已經能夠間接控制華飛。”一位債權人向記者表示。

          據此,一些債權人認為,中電熊貓間接掌握下的華飛決定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其后中電熊貓又以極低的價格拿到華飛土地,整個過程難逃操縱嫌疑。

          記者就相關問題幾次前往中電熊貓采訪,但均遭到婉拒。隨后,記者就如何拿到華飛的土地向中電熊貓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得到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精油按摩视频福利精品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一级国产精品αV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日韩在线精品特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