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1-28 09:36:43
散糧運輸可以有效降低糧食損耗,加速南北市場交流,從而起到穩定糧食市場價格的作用。
每經網北京1月28日電(記者 原金) 雖然我國糧食產量已實現“九連增”,但糧食運輸難的問題一直未能有效解決。近日,國家發改委會同鐵道部、國家糧食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東北地區鐵路散糧車入關試點工作的通知》,作為我國糧倉的東北地區有望解決糧食運輸難題。
1月21日凌晨,首列散運火車從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華糧集團松原糧庫開出82小時后,終于到達中國華糧物流集團湖南岳陽城陵磯港口庫,這標志著我國從東北地區利用鐵路運輸的散糧車正式開始運行。
目前,在全國每年近1.5億噸跨省運輸的糧食中,散運比例不足25%。一直以來,我國東北地區的散糧車皮只能在關外運行,不可以進入關內。東北地區運往關內的糧食主要采取包糧運輸方式,這種方式運輸成本高、效率低、損耗大。多名分析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開通散糧鐵路入關專列對我國各地區之間的糧食分配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散糧運輸可以有效降低糧食損耗,加速南北市場交流,從而起到穩定糧食市場價格的作用。
從目前試運行情況看,采用散糧運輸可將糧食損耗由包糧運輸的4‰~5‰降低到1‰。也就是說,如果東北3000萬噸入關糧食全部采用散糧運輸,每年可減少糧食損耗約12萬噸,相當于節約了20萬畝耕地。如果全國跨省運輸80%以上采用散糧運輸,每年可減少糧食損耗50萬噸。
發改委表示,國家將加強鐵路運輸組織,大幅提高東北地區鐵路入關散糧運輸比例,推進糧食流通方式的根本變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