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30 01:03:3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相關機構統計,去年內房企海外融資規模達到了600億元人民幣,而海外圈錢的勢頭在今年開局仍在繼續。在內地信貸渠道收緊的情況下,這或許是內房企不愿錯過的一波“行情”。
海外融資規模達600億
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推出之后,內地房地產公司海外融資明顯加速,全年共有20家內地房企發行了25筆海外債券,融資總額高達600億元,同比增長了10.23%。
多數房企發債的利息保持在了10%以下。上述報告顯示,利息最低的為方興地產于去年10月份發行的5年期美元債券,年息僅為4.7%,除此之外,包括中海、雅居樂、金地在內的內房企發債的利息均低于10%。
不過,在這波低息融資的趨勢中,也有部分房企沒有借到“東風”,如合景泰富和融創中國,兩家房企分別于去年3月和10月發債4億美元,但年息卻高達13.25%和12.5%。
中指院分析認為,在國內資金面持續緊張的情況下,擁有海外融資平臺的房地產企業通過在境外發行債券獲得了大筆中長期低息資金支持,有效改善了企業的債務結構。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了解到,在這一波集中融資的行情中,相當一部分房企其實并無明顯的債務壓力,其選擇赴海外融資更多是不愿錯過這一次低成本融資的機會,從而為后續的擴張積累資金。
圈錢勢頭仍在持續
“在房地產市場全面調控的形勢下,仍然有一些區域,尤其是一線城市的發展前景是被投資者看好的。”盛富資本總裁黃立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發達經濟體都在“印鈔票”,國際資本充足,且在美元持續走低的情況下,海外發債特別是發美元債可以獲得較低的融資成本。
而在內房企紛紛赴海外融資的情況下,國內銀行房地產行業貸款的比重也在下降。
中指院針對 “5大行”的統計顯示,工行2012年上半年房地產業貸款余額較2011年底減少了130.6億元,占比下降了0.8個百分點;農業銀行房地產業貸款減少369.50億元,較2011年底下降7.4%,占公司類貸款的比例比上年末下降1.7個百分點,其他三家銀行也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中指院分析認為,雖然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開發商現金流隨之改善,越來越多的銀行也愿意向房地產企業發放貸款,但由于面臨監管層的調控及信貸額度緊張的壓力,部分銀行選擇與信托公司或房地產私募基金合作,將銀行表內貸款轉移出來,與其他金融機構共擔風險。而從目前的勢頭來看,海外融資在短期內或許仍將是內房企獲取資金支持的主要途徑。
根據上述機構的統計,進入2013年后,海外發債持續火熱,截至1月22日已有14家房地產企業宣布了海外發債計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