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8 01:05:41
京東轉型,目的是將自己由單純的B2C打造成一個開放型平臺,這種模式非常類似于阿里巴巴的天貓商城。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昨日,電商企業京東商城宣布已確認完成第四輪融資,金額達7億美元。在外界不斷質疑京東可能會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下,這筆資金無疑給京東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成功融資后,京東將加快向平臺電商的轉型,并將與阿里巴巴“血戰到底”。
或加速上市進程/
據了解,京東本輪為普通股融資,投資方包括本輪新入股的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和沙特王國控股公司,一些主要股東也進行了跟投。
根據此前數據,京東共進行過四輪融資,金額分別為1000萬美元、2100萬美元、15億美元以及7億美元。也就是說,京東成立至今的融資總金額接近22.3億美元,創造了中國電商企業融資的最高紀錄。
外媒報道稱,本輪融資對京東的估值約為73億美元,以此推算,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出資3億美元約占股4.1%;沙特王國控股公司出資4億美元約占股5.6%,京東本輪共出讓9.7%的股份。
據悉,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和沙特王國控股公司均為國際頂尖財團。其中,沙特王國控股公司控制人為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其投資組合包括亞馬遜、蘋果、eBay等。
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是加拿大最大的專業化退休基金,共管理著1182億美元的退休基金。
從投資人身份的變化不難看出,京東商城的資金方已經由風險投資人轉化為傳統投資大鱷,這也意味著外界對其商業前景看好。
劉強東透露,目前京東的賬戶上最多已經擁有超過15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儲備。
不過,記者注意到,目前京東先后四輪融資,合計融資額約22.3億美元,按變化匯率計算,總計約140億元人民幣。而京東此前一直在打價格戰,處于虧損中。但以劉強東所言的超150億元現金儲備來看,打價格戰中的京東,融來的資金不但未“打”出去,反而實現了凈現金額,此凈現金額的來源讓人覺得蹊蹺:是外部投資收益還是占用供應商資金所得?到發稿時止,仍是個謎。
艾媒咨詢CEO張毅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京東融資背后隱藏著巨大的資本博弈風險,如何平衡股東的權力博弈,是京東幾輪融資以后隱含的最大風險。
對此,電子商務觀察人士魯振旺向記者表示,在電商融資寒冬的大背景下,京東能夠再一次拿到7億美元融資,顯示了其超強的融資能力。
此前,業界盛傳京東在拿到此輪融資后,將會加速上市進程,甚至搶在阿里巴巴之前上市。
魯振旺表示,本就已經手握大量資金的京東,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再一輪融資,很可能是為了避開阿里巴巴上市的風頭,通過儲備充足的現金再拖上幾年,選擇在阿里巴巴之后再謀上市。
對于此次融資與IPO間的關系,業內存在以上兩種不同的觀點。不過記者注意到,京東的此次融資,其舉動背后體現了劉強東攻守兼備的理念:此輪融資,進可攻,退可守。進的話,可以為再次沖刺上市做最后的業務擴張一拼之用;退一步說,即使不為沖刺IPO,通過此次融資,也可以為京東今年的“休養生息”戰略備糧,以在做好內功的防守工作之后進攻IPO。
與阿里血戰到底/
手持150億元充沛現金的京東,將競爭目標瞄準了電商中最賺錢的阿里巴巴,其開放平臺戰略也來勢洶洶。
在宣布獲得7億美元融資的好消息后,劉強東發表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致員工信,毫不掩飾他此刻的激動心情。
他表示,京東從2007年開始投資物流和信息系統,并不斷進行品類擴張,又于2010年就開始籌備POP開放平臺業務,這樣不斷折騰的目的在于將京東打造成一個電商平臺,甚至成為一個和阿里巴巴完全不同的平臺。
“未來我們所有業務都要平臺化,陸續開放WEB、物流、信息系統,同時布局金融平臺業務,所有業務都將向社會開放,并都將成為一個又一個平臺,最后形成一個平臺網絡。商業紛爭必然是平臺之戰,其背后是價值之戰。”
他進一步指出,京東還會繼續進行持續的著眼于未來的投資,并放出了 “今天花掉的每一分錢,將來都會十倍、一百倍地賺回來!”的豪言壯語。
毫無互聯網背景的劉強東,2001年開始做IT零售,最多時在北京、沈陽、深圳共有12家IT數碼產品連鎖店。
2004年后,劉強東開始注冊域名開發電子商務系統,潛心于互聯網零銷。2004年在京東的6000萬元銷售額中,來自線上的收入為1000萬元。其后是銷售額的一路高歌猛進。2005至2008年,京東商城的銷售額分別為3000萬元、8000萬元、3.6億元、13.2億元,再到2011年的交易額210億元和2012年的600億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增長的神話。
雖然盤子越做越大,京東卻面臨著增量不增收、甚至長期虧損的窘境,收入難以支撐其業務的發展。
魯振旺表示,京東長期燒錢打價格戰,但卻難以從這種代銷的價格戰中真正獲利,也難以從中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優勢,因此其面臨著不得不轉型的壓力。
京東轉型,目的是將自己由單純的B2C打造成一個開放型平臺,這種模式非常類似于阿里巴巴的天貓商城。
“轉型做平臺電商,京東不僅可以向入駐商家收取保證金、管理費,還可以通過做數據挖掘、供應鏈金融等方式開拓其他營利渠道。”魯振旺說。
據了解,京東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自營業務為核心的四大業務群,包括自營電商業務、開放服務業務,包括開放平臺、倉儲配送開放,支付開放,售后服務開放等;以及供應鏈金融和大數據平臺業務。而這四大業務都是圍繞著開放平臺這一個核心。
目前,京東擁有1萬多個POP平臺賣家,但和淘寶、天貓陣營還有很大差距。對品牌商家的爭奪,也使京東和天貓的競爭關系更加劍拔弩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