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匯豐PMI低頭“過年” 經濟溫和抬頭“迎春”

          2013-02-26 01:33:29

          中國經濟持續溫和復蘇的趨勢未變。鑒于就業的持續擴張與最近信貸增長有所加速,中國經濟復蘇仍具活力。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 (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匯豐銀行公布的數據中獲悉,2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錄得50.4,中國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錄得50.9,均為四個月以來最低。

          但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盡管2月匯豐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的預覽值有所回落,但是連續四個月保持在50榮枯分水嶺以上,中國經濟持續溫和復蘇的趨勢未變。鑒于就業的持續擴張與最近信貸增長有所加速,中國經濟復蘇仍具活力。

          多數機構也認為2月數據具有季節性因素,摩根大通觀點就稱,2013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周期型復蘇,這是受益于寬松政策的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復蘇,去庫存化結束和全球經濟溫和復蘇。他們預計2013年經濟增速將達8.2%。

          經濟溫和復蘇趨勢未變/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濟一直呈現出較強勁的復蘇態勢,1月匯豐PMI為52.3,當時創下兩年來最高點,2月匯豐PMI初值下降至4個月低點,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分項來看,產出、新訂單、就業、出廠價格、投入價格、采購數量指數都處于擴張或上漲區間,新出口訂單、積壓工作、采購庫存、成品庫存處于萎縮區間。其中產出指數為50.9,較前值下跌2.2個百分點,創4個月新低,其他分項值也全部下滑。

          屈宏斌分析說,2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受春節因素以及外需持續疲弱影響有所放緩。2月制造業PMI初值較1月52.3的終值有所回落,也低于該數據系列的長期平均水平51.7。新訂單指數下滑至三個月低點,產出指數降至四個月低點。新出口訂單也有所回落。

          數據顯示,2月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初值跌至榮枯線下方,從上月終值50.5降至49.8。

          今年春節假期較晚,假期前后的生產放緩以及停滯對于經濟的影響均集中體現在本月。美銀美林報告就直言,本次下降逆轉了匯豐PMI在過去4個月的上升趨勢,不用對因農歷新年嚴重扭曲的數據過分認真,市場不會因此變得過度悲觀,相信GDP環比增長勢頭將保持在2.0%。

          屈宏斌表示,通過新訂單減產成品庫存衡量的增長指標降至1.4,但將前兩個月綜合起來看以剔除春節因素影響2.8,略高于去年四季度的2.7。

          他說,外需疲弱仍持續的背景下,經濟溫和回升的勢頭仍將持續受支撐,目前的PMI與11%左右的工業生產增速對應就業指數仍在擴張區間,顯示企業對未來需求前景預期樂觀,也暗示未來消費仍保持平穩;投資增速有望獲得信貸擴張加快支撐,并繼續作為支持經濟平穩回升的主要力量。

          央行重啟正回購引關注/

          近期,央行時隔近8個月后重啟正回購引起廣泛關注,渣打銀行分析師劉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央行正試圖在支持經濟復蘇和控制通脹之間找到平衡。

          央行去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一方面強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外部和內部挑戰,另一方面表達了對通脹上升的擔憂。

          匯豐PMI初值中2月出廠價格和投入價格雙雙擴張,結合1月CPI、PPI環比走高且2月可能持續,1月信貸社會融資放量等信息,未來通脹壓力正在加大。

          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2013年春季預測報告判斷,中國不會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今年CPI增速有望保持在3.11%的水平。

          這也代表了機構的普遍判斷,雖然目前CPI仍處于2%區間之內,但是今年通脹料將呈現前低后高格局,下半年很可能會升至3.5%甚至4%。

          貨幣政策中軸也開始更多偏向趨緊,中國總社會融資已經在2013年1月創下人民幣2.54萬億元的紀錄,比上月高出9140億元、比上年同期高出1.56萬億元。

          劉潔表示,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也顯現出明顯復蘇跡象。信貸和房地產市場的復蘇均表明適度調整過度寬松的流動性狀況的必要性。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表示,隨著經濟復蘇、通脹和房價進一步攀升以及對過度投資和金融風險的擔憂再度浮現,預計政府將開始收緊信貸。政策收緊的時點最早可能在4月份,更有可能發生在下半年。

          上述報告亦稱,今年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長將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上半年為應對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M2同比增速可能提高至15%。下半年隨著價格水平回升,M2增速將有所降低,四季度可能保持在13%。

          但包括汪濤、屈宏斌在內的多位研究者均認為,央行目前重啟正回購不是真正收緊的信號。“之前央行回收流動性創紀錄為常規性對沖,不改政策面整體寬松格局。”屈宏斌說道。

          投資扛起增長大旗/

          全國各省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密集公布,“推進城鎮化建設”作為未來工作的重要任務,其中投資是重中之重。據統計,共有19個省份將投資增幅目標定在20%以上。貴州、甘肅、黑龍江、新疆的投資增幅目標均高達30%,黑龍江更是提出到2017年,投資年均增長25%以上。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三年,從歷史經驗來看,第三年也是五年規劃中投資增速最高的年份,而基建投資仍會扛起大旗。

          從去年年中以來發改委集中批復的投資項目構成來看,仍是以地鐵、城際軌道交通、港口、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為主,總計投資額超過1.5萬億元,平均期限5年。

          屈宏斌稱,預計今年隨著前期集中批復的投資項目進入建設高峰期,政府主導的基建項目投資增速可能繼續保持強勁的勢頭。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將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加快,并支持GDP回升至8.5%左右。

          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2013年春季預測報告預計,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可達22.17%,同比升1.57個百分點。明年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20.71%。

          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也判斷說,今年投資增速預計為24%,可貢獻5%左右的GDP增長。“如果信貸政策一直過于寬松并在‘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旗號下未能有效約束投資,那么上述結構性政策的作用很有可能被新一輪以房地產建設為主的投資熱潮所完全抵消。”汪濤提醒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五月天在线精品 |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自拍 | 专区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