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2-28 11:08:27
當前一些地方的小城鎮建設中,社會服務系統即使沒有被忽視,也處于很落后的地位,不僅沒有考慮到城鎮長遠發展方向,甚至脫離當前社會需求。
筆者看到,當前一些地方的小城鎮建設中,社會服務系統即使沒有被忽視,也處于很落后的地位,不僅沒有考慮到城鎮長遠發展方向,甚至脫離當前社會需求。
表面上,一些地方小城鎮化發展形勢好像還不錯,建設如火如荼,可給人的印象實在不怎么樣,一個字:亂!無論縣城還是鄉鎮,要么規劃趕不上變化,一個將軍一個令,領導一換,一部規劃還沒實施完成就又要改,剛建幾年的房子就得拆,要么根本就沒什么規劃,就是沿著公路蓋“門面房”,或者劃幾條街道而已,很盲目,不僅不能給群眾帶來嶄新的現代化城市生活,反而會使群眾陷入混亂甚至恐慌,不知道自己的房子會不會被下一次規劃拆掉。
某些小城鎮建設缺乏嚴謹的科學規劃,地方官員總是急于求成,政績意識太強,過分重視形象工程,表面功夫做得很熱鬧,但是,除了街道足夠寬,門面房看上去很美,別的什么都不考慮,不僅等不及預先鋪設各種必要的管線,甚至不給各種管線鋪設預留空間。結果,“拉鏈路”這一中國特色從大城市發揚到小城鎮,這邊路剛鋪好,那邊就得挖開鋪設管線,尤為糟糕的是,各種管線鋪設也是各自為政,今年你挖,明年他挖,后來者常常造成對已鋪設管線的破壞,嚴重影響群眾生活和勞動,折騰得群眾苦不堪言。
而且新建小城鎮基本設施很不完善,居民丟垃圾都找不到地方,只好隨手扔到大街上,結果是晴天大街成了垃圾場,下雨變成污水溝。一些小城鎮沒有想到建幾座公廁,甚至也沒有給公廁留位置,沒有為群眾生活提供方便。有些小城鎮花一大筆錢投資建設很漂亮的馬路工程,可下水道不怎么管用,一是管道狹窄,二是容易堵塞,下大雨街道就成了河道,而且下水道建設根本不考慮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問題,過不幾年就又得“改造”。折騰來折騰去,居民啥時候能安安生生地享受到城市的文明生活呢?在這樣的“城鎮”,又如何培養得出有文明素質的城鎮居民?
有的地方說是“城鎮”,公共設施一片空白,公共廁所沒有,公共活動場地沒有,也許要等以后完善,但大街房子一間接一間,連個縫都沒有,公共活動場地恐怕只有安排到遠離中心的郊外了,或者以后再來一次大拆大建,重新改造時再規劃?我只能說,一向沒有服務意識的官員主導下的城鎮化建設,很可能就想不起來或者不愿意考慮社會服務系統配套建設??偸侨绱硕桃暤男〕擎偦?,將來勢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更別提方便盲人的盲道和方便殘障人士的無障礙設施,有的小城鎮雖然設置了,但很多質量不合格,我見過一些小城鎮的盲道要么不順暢,要么是斷頭道,差不多就是給明眼人看的--盲人看得見嗎?
只要隨便去幾個小城鎮看幾眼,就會發現,都是一個模子,大同小異,沒有真正的地域特色,你很難相信那是根據實際情況有規劃的建設。而且各地都是進行破舊立新式的徹底改造,幾乎不留一點舊的痕跡,全是筆直的街道寬敞的大馬路,方方正正的小樓閱兵似的排得整整齊齊,新得叫人看不出是什么地方了。那些房子又何其單調啊,樣式、色彩,連門窗都差不多“保持高度一致”--有的就是由當地政府“統一規劃”的。你要是看著看著不打瞌睡才算奇跡。
我有時想,咱們的縣鄉領導也都去國外“考察”過,留意過人家的城鎮社會服務系統嗎?其實要說這小城鎮規劃未必需要跑國外考察,只要把國內大城市規劃的教訓記住就行了。我很懷疑,各地小城鎮建設是否有嚴謹科學的規劃?如果有,做規劃的是什么人?是一手遮天的“一把手”之類地方領導,還是專業人士?一個地方的小城鎮規劃是否公開向當地群眾征求過意見?是否經過質疑討論?哪個部門批準的?特別是那些被隨意修改的規劃,該不該有個什么人負點責任?如果一個地方的小城鎮建設根本就沒什么明確的規劃,地方官員嘴一張朝令夕改,亂花納稅人的錢,像烽火戲諸侯一樣折騰老百姓,難道不該進行責任追究?
或者,國家需要就小城鎮化立法,促使每個地方的小城鎮建設都在科學嚴謹的規劃下進行,優先考慮社會服務系統建設,讓每部小城鎮的規劃都能經得起時間的驗證,讓小城鎮成為群眾愿意安居樂業的家園。
白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