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收入倍增≠平均翻番 如何控制高收入

          人民日報 2013-03-05 09:05:10

          有人認為,收入倍增就是工資翻番,事實上居民收入不僅包括工資、獎金等貨幣收入,也包括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待遇。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遲福林委員:收入倍增要提低、擴中,尤其讓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長更快些,到2020年中等收入者比例提高到40%以上

          賈康委員:轉移支付體現再分配“抽肥補瘦”,加大稅收調節力度,健全個人收入雙向申報制度

          1.中低收入能否倍增?

          “提低”、“擴中”要轉移支付,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

          “收入倍增,不是貧富差距擴大基礎上的倍增,而是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下的倍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院長遲福林表示,尤其要盯住中低收入群體,通過“提低”“擴中”,實現中等收入群體比重的整體擴大。

          新出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出,“力爭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長更快一些”,這是一個可喜的信號。

          遲福林分析,目前我國中等收入人群只占23%左右,如果能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到2020年提高至40%以上,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將從3億擴大到6億人左右,這將奠定“橄欖型”社會基礎,也意味著有更多的低收入群體會進入到中等收入的行列。

          有人認為,收入倍增就是工資翻番,事實上居民收入不僅包括工資、獎金等貨幣收入,也包括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待遇。

          遲福林認為,從現實情況看,中低收入者之所以當期收入、財富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基本公共服務沒有得到有效保障,人力資本積累不足、實際稅負水平比較重、財產權未得到有效保障等等。要實現收入倍增的目標,必須正視這些難題。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多予少取”成為共識。“多予,就是要做好轉移支付。”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委員強調,轉移支付體現的是財政取之于民時側重“抽肥”,用之于民時側重“補瘦”的再分配,既有對欠發達地區的扶助和支持,也有對一部分低收入和困難人群的直接扶助與支持。

          賈康建議,應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財力支持,加大教育、就業、扶貧開發等支出;還要加強對困難群體救助和幫扶,健全城鄉低保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補貼制度,完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等。

          “少取,是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遲福林建議,實施大規模的國家減稅計劃。一方面通過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等方式,減輕中等收入人群的稅負;另一方面對中小企業減稅,通過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帶動更多人就業,壯大中等收入群體。他表示,未來7年,尤其要有效控制財政收入過快增長,有效控制行政成本過快增加,使城鄉居民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重明顯提高。

          2. 高收入如何控得住?

          “控高”重點是合法不合理收入,關鍵是打破壟斷

          收入倍增,會不會高收入群體增收更快更多?與“提低”“擴中”相對應的是“控高”。賈康認為,“控高”的調節對象有兩類:一是合法合理的高收入,這方面應進一步完善稅收政策予以調整。二是合法但不合理的高收入,比如壟斷行業和某些國有企業高管的過高薪酬,一些地區公職人員過高的福利待遇等。

          目前合法但不合理的收入應成為“控高”的重點。遲福林認為,這類不合理收入所帶來的分配不公,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影響著公平合理收入分配秩序的實現,影響著社會和諧,必須盡快提出務實的行動計劃。

          賈康認為,我國現階段直接稅比重僅為30%左右,其中又以企業所得稅為主,個稅收入占比不高,財產稅占比更低,遺產和贈與稅更完全付諸闕如。這種現實狀況,已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收入提升、財富積累的新階段新特點。

          “控高的關鍵是打破壟斷”。遲福林表示,收入分配改革不僅僅著眼于收入本身,而要聯動推進國有資本配置和壟斷行業改革。以公益性為目標調整國有資本配置,將國有資本用于最急需投入的公共服務領域。這樣既有利于國企改革,也可以為民企發展創造空間。

          賈康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加大稅收調節力度,完善財產稅,形成有利于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這點非常重要。

          賈康建議,今后應完善高收入者的個稅征收、管理和處罰措施,將各項收入全部納入征收范圍;改革完善房地產稅,逐步擴大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細化住房交易差別化稅收政策,加強存量房交易稅收征管;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提高資源稅稅負水平;將部分高檔娛樂消費和高檔奢侈消費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

          3.財富“蛋糕”怎么切?

          建立完善的基礎數據信息,健全個人收入雙向申報制度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出要“推動形成公開透明的收入分配秩序”。 有人說,“合理合法的高收入,咱羨慕但不妒嫉,就是那些說不清的灰色收入,最讓人生氣”。

          “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必須有公開透明的制度為前提。”遲福林說。他認為,當前灰色收入在一些領域依然存在,引發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不能構建起公開透明的基礎制度,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就難以有效落實,也會影響中等收入群體的社會認同感,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此外,如果收入情況不摸底,財富分布不清楚,數據體系不完善,都會影響改革的方向及相應政策。

          “公共資源公平、合理配置,才能發揮積極作用。”遲福林強調,有些人無償或低價占有公共資源,輕易“一夜暴富”,會極大地造成社會不公。今后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分享機制。應注重完善制度,避免這類表面合法合規,實際上不合理并加劇收入差距的現象出現。

          做大“蛋糕”,又要切好“蛋糕”。遲福林認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盡快建立完善的基礎數據信息體系。

          首先要加快居民個人收入記錄和統計,爭取盡快覆蓋所有的城鄉居民。其次是加快建立規范的現金管理制度,健全現代支付和收入監測體系。包括落實金融賬戶實名制,完善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財務報銷制度等。此外,還要推進陽光政府,約束政府三公經費,同時有效約束某些地區公務員過高的福利待遇。

          賈康認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牽一發動全身”,需要在通盤規劃協調下先形成框架性的頂層規劃,抓住重點、循序漸進。

          在稅收環節,賈康表示,應建立健全個人收入雙向申報制度,即法人單位作為扣繳義務人和個人作為納稅義務人均作申報,探索實施全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并考慮與居民身份證號碼和社會保障號碼同一。

          責編 楊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本久久国产视频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久久网站 | 一区二区性生活观看 | 亚洲国语中文字幕理论片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