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公募管理業務開閘 券商成立新基金公司步伐放緩

    2013-03-25 01:28:2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陸慧婧 發自上海

    面對風云突變的市場環境,籌備了多年的新基金公司,或將遭遇“難產”。

    最新一期基金公司申請審核公示表顯示,湘財三星、華西群益仍處于“落實反饋意見”階段。事實上,這兩家準基金公司自上報以來,近一年的時間里,一直處于上述階段。

    另一方面,隨著大集合將于6月轉為公募基金,券商資管部門正積極備戰相關產品。

    券商系,這一重要的基金公司派別,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基金行業,或首先“改變”戰場。

    湘財、華西停滯不前/

    新基金公司審批速度正逐年加快,2012年全年新成立8家基金公司,數量再創單年新高,然而,在成立基金公司越發容易的當下,湘財、華西兩家上報基金公司的券商卻停滯不前。

    去年4月下旬,證監會首次對外公布的 《基金管理公司設立申請審核情況公示表》中,湘財三星、華西群益已處于“征求意見”階段,去年9月、10月,兩家基金公司先后進入“落實第一次書面反饋意見”,此后,就再無進展。

    然而,去年4月同處“征求意見”階段的華潤元大基金公司已于去年年底成立,晚于其上報的前海開源基金也在去年底“開張”。

    “最新情況不得知。”據華西證券某人士透露,去年8月份,公司仍無專門籌備小組。此外,在新基金公司人士架構上,或是看重群益投信多年基金管理經驗。根據此前雙方商議,新基金公司將由華西證券派董事,由合資方——臺灣群益投信推選管理層。

    另一家亦停留在反饋階段的湘財三星基金恐面臨全年 “難產”的窘境。某湘財證券內部人士透露,公司今年沒有將成立新基金公司列入計劃。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咨詢湘財證券時,公司某辦公室人士并無正面回應,只是間接舉例:2008年6月,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證券營業網點的規定》,分步驟放開證券營業部設立,全行業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凈增證券營業部274家。而今,隨著非現場開戶新規漸近,當年瘋狂擴張的券商將自吞苦果,因此,“券商不應該為創新而創新,為資產而資產。”言語之間,透露出湘財證券對二次進入公募基金公司領域的思考。

    2010年成立的某次新基金公司人士分析指出,從“落實第一次書面反饋意見”到“現場檢查”至少還需幾個月時間。期間需完成實質性籌備工作,其中包括制度制定、人員到位、場地設立、基礎設施建設,準備就緒后將接受證監會現場檢查,“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事實上,不乏一些準基金公司,由于籌備時間過長,當流程走到第一、第二步時,已從名錄上消失。上述次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其所在基金公司等待了整整三年,現在基金公司獲批速度加快,但最保守還是需要1年時間。“在此期間需要支付籌備組人員薪酬,加上工作人員辦公場地的租賃、設備購買等,基金公司開業前至少要花費好幾千萬。”

    “湘財三星、華西群益速度放緩之后,新基金公司面世前景并不明朗。”某基金公司業內人士指出。

    公募基金牌照貶值?/

    新基金公司能否最終成立仍是未知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資管部門相關公募業務籌備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根據證監會2月下旬發布的《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資產管理總規模不低于200億元或者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不低于20億元的證券公司,可以申請開展基金管理業務。

    “我們正在積極申請基金業協會資格。”上述華西證券人士表示,去年華西資管總規模盤中一度突破200億,盡管年底有所回落,現在又接近200億水平。但按照集合資產規模計算,華西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已經高于20億,符合開展公募業務條件,今年主推固定收益類產品。

    湘財證券則表示,如何開展公募業務,由資管部門自行決定。

    數據顯示,目前,華西證券共擁有7只集合理財管理計劃,湘財證券資產管理分公司去年年初成立,已經發行兩只產品。

    在被問及最新情況時,一位參與華西群益基金籌備的人士稱,現在不光券商資管,保險、私募都可以做公募業務,公募基金這一牌照的價值降低了。

    另一華西證券人士表示,相比新成立基金公司,券商資管從事公募業務,盡管會涉及內部磨合等問題,但仍然占據現有渠道優勢。

    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末,包括國泰君安、宏源、華泰在內的11家券商資產管理總規模已突破200億。據某券商資管總經理透露,按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不低于20億元”這一標準計算,國內一半數量的券商達到開展公募業務門檻,“目前很多券商都在積極申報公募基金資格。”

    “我想不明白現在為何券商還要成立基金公司,新成立的基金公司都是虧損的。”上述次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僅從財務成本考慮,現在資管團隊可以做公募業務,沒有太大必要去組建新的團隊。當然,基金公司運作更加專業化,所以管理層需要綜合考慮,這涉及決策過程。

    華南某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據其了解,某些已經參股基金公司的券商并無開展公募業務的打算,公募基金現在也并不稀缺,往后再進入這個領域,會更加強調自身實力,預計某些旗下資管部門投研能力不強的小券商,還是會以合作成立基金公司為主。

    上市或為第一要務/

    比起成立新基金公司的“廣撒銀子”,融資似乎才是券商目前最熱衷的事項。

    去年以來,融資融券等多項創新業務的開展令券商紛紛觸及凈資本紅線,激發了全行業再融資的強烈沖動。去年6月底,宏源證券非公開增發67.74億,拉開上市券商定增序幕。隨后,東北、宏源、國金證券成功融資。截至目前,包括興業證券、國海證券、山西證券、光大證券在內的五家券商合計207.96億元的再融資計劃等待實施。

    不僅在股票市場,對于日漸興起的債券融資,券商類上市公司也占得一席。今年頭兩個多月里,招商證券等上市券商已發債融資超過450億元,正發行的和擬發行的短融券合計65億元,再加上未完成的定向增發,整個券商行業未來融資金額接近300億元。

    上市券商“跑馬圈地”,非上市券商自然也“不甘落后”。

    “目前,上市是華西證券的頭等大事,各部門都要力保盈利。”上述華西證券內部人士坦言。據悉,去年7月,老窖集團躍升為華西證券第一大股東,為其掃清“分拆上市”障礙,今年3月初,明星電力將手中的華西證券股權成功轉讓,一參一控的“壁壘”也隨之消失。

    “現在處于清理股東數量過多的股份制改造階段,上市有綠色通道。”華西證券內部人士透露,近幾年受證券市場行情不振影響,券商日子并不好過,加上上市計劃,新基金公司成立速度或受影響。“當然這也不是最關鍵的,關鍵在于新基金公司盈利模式并不清晰,若是利潤豐厚,股東籌劃上市或更能促進新基金成立。”

    與華西證券類似,近年來,湘財證券欲上市的消息也不絕于耳。2011年,證券業傳出湘財證券與財富證券洽談吸收合并,湘財證券同時謀求A股上市。二級市場上,湘財證券擬借殼華升股份上市的傳聞,也一度將華升股份拉至漲停。

    “債券融資有一定的門檻,對很多中小券商而言并不容易,若是成功IPO,未來可以參與定增,融資手段更趨多元化。”某券商分析師表示。

    “當前IPO仍處于暫停階段,開閘時間無法預估。此外,現在過會或已經上報材料的證券公司就有國泰君安、國信、東方、銀河等幾家券商。因此,即使湘財證券有上市考慮,短期之內或難成行。”該分析師進一步指出。

    “股東考慮上市,的確會影響到新基金公司成立的速度。”上述次新基金公司人士稱,盡管現在成立基金公司注冊資本僅需1億元,但這會影響公司現金流。“公司多余的現金一般都會購買債券或者理財產品,比起前景不明的新基金公司,每一筆債券投資都有確定的收益率,管理層肯定要謹慎抉擇。此外,投資收益更是直接影響財務報表,若有上市的打算,新基金成立速度放緩也在情理之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