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鋁扭虧困局:“孤網”難容 煤電鋁一體化受制

          2013-05-02 00:55:31

          鋁礦和電價成本大增,極大地侵蝕了中國鋁業氧化鋁和電解鋁的利潤空間。除了原材料價格無法控制之外,該公司銷售、管理、財務三項費用總和卻不降反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喻春來 伍源源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喻春來 伍源源發自北京

          2010年、2011年,中國鋁業(601600,SH)實現盈利,貌似走出危機。但“幻影”在2012年全面破裂。由前兩年分別獲利7.78億元和2.38億元轉為虧損82億元,成為該公司上市以來虧損最嚴重的一年。

          4月27日,中國鋁業發布的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再次虧損9.75億元,同比減虧1.13億元,減虧幅度為10.42%。

          “經濟增速減緩,鋁產品需求增長率下降、鋁業產能過剩、價格大跌、原料漲價、全行業出現虧損……中國鋁業自然難以幸免。”中國鋁業在總結虧損原因時作出了上述分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展開調研,試圖還原中國鋁業虧損的真相,并分析其煤電鋁一體化戰略轉型的電力體制壁壘。

          記者發現,鋁礦和電價成本大增,極大地侵蝕了中國鋁業氧化鋁和電解鋁的利潤空間。除了原材料價格無法控制之外,該公司銷售、管理、財務三項費用總和卻不降反增。

          巨虧探源

          多項成本大增電力體制為虧損根源?

          在中國鋁業20家主要的子公司和參股公司里面,2012年只有中鋁國際貿易公司一家盈利,其中,中鋁河南鋁業公司虧損最多,達5.2億元。

          中國鋁業在年報中解釋稱,虧損是由于產能過剩需求不足鋁價下降、印尼鋁土礦出口限制造成原料漲價、壓縮產能致氧化鋁成本上升、淘汰落后產能而產生非經常性虧損等原因造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鋁礦和電價成本大增,極大地侵蝕了中國鋁業氧化鋁和電解鋁的利潤空間,而作為中國鋁業兩大利潤支柱的氧化鋁、電解鋁價格在過去的一年卻是紛紛暴跌,僅此兩項,占中國鋁業2012年總虧損額的80%以上。

          “相比鋁土礦,國內電力體制上的問題是中國鋁業巨虧的根源,對于沒有煤礦、沒有自已電網的老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危機。”一位金屬行業資深的專家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成本大增侵蝕利潤空間

          印尼鋁土礦出口限制,是中國鋁業自身對虧損的解釋。

          鋁土礦是制造氧化鋁的核心原料。2010年、2011年,中國鋁業氧化鋁利潤均超30億元,幾乎占其主營業務利潤的50%。

          2011年11月,印尼政府突然宣布,對出口鋁土礦等14種礦產加收40%關稅,并且到2014年全面禁止出口。但國內鋁企對印尼鋁礦石的依賴由來已久。至2011年,中國鋁土礦進口依賴度達60%,其中80%來自印尼。

          按照生產1噸氧化鋁需要2.7噸鋁土礦計算,鋁土礦價格上漲致使中鋁股份2012年的氧化鋁成本比2011年上升了約150元/噸。

          據2012年中國鋁業年報顯示,中鋁股份氧化鋁平均價格為2568元/噸,相比2011年和2010年僅僅下降了6.1%和1.6%,如按照其2011年約2490元的生產成本計算,2012年氧化鋁板塊至少應盈利9億多元。然而,2011年11月以來鋁土礦價格上漲,卻使氧化鋁板塊陷入約6億元虧損。

          而中國鋁業另一個利潤支柱電解鋁板塊在2012年僅盈利3.27億元,不僅比2011年盈利下降了33.9億元,同2010年相比也下降了32億元。

          中國鋁業有關人士曾對媒體解釋稱,公司電解鋁的平均單位能耗比2010年降低了近500千瓦時,每噸降低成本近240元,但是,相比高企的電價成本依然杯水車薪,由此一項電解鋁板塊相比2010年就減少利潤約46億元。

          管理薪酬費用不降反增

          原材料價格雖然無法控制,但是,中國鋁業去年銷售、管理、財務三項費用總和在業績不佳下,同比增長了23.52%,其中財務費用增幅達37.91%,管理費用高達27.44億元。

          金銀島鋁業分析師王磊對記者稱,中鋁內部組織結構臃腫,部門較多且繁雜,社會負擔較重,相應的管理成本也較高。

          在經歷了去年82.33億元的巨虧后,中國鋁業董事長、總裁、高級副總裁、副總裁的年薪均標榜有所下降。在年報中,也作了特別說明。

          根據 “薪酬情況說明”,2012年,中國鋁業董事長熊維平應付報酬總額57.78萬元,比2011年減少39.46%;總裁羅建川、高級副總裁、副總裁分別領取應付報酬總額為52.87萬元、52.63萬元和47.29萬元,分別同比減少37.23%、35.25%和27.15%。

          然而,在成本分析表里的職工薪酬一欄,中國鋁業2012年的職工薪酬為51.43億元,僅比2011年的51.95億元少了5200萬元,降幅僅0.99%。

          今年一季度,中國鋁業營業毛利較去年同期增加37%,其中,主導產品成本降低幅度在6%~9%之間,因成本降低減虧14億元左右;但是,銷售、管理、財務三項費用還是出現增長勢頭,分別達到4.58億元、6.45億元、15.18億元,同比增加了0.12億元、0.23億元、0.23億元。

          用電成本難以降低

          電費是生產電解鋁的主要成本。從2010年6月1日起,由于國家取消對電解鋁電網用電的優惠,導致電力成本增加。這致使2012年中國鋁業電解鋁成本每噸比2010年增加約1400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鋁業電解鋁用電主要分為電網供電和煤電鋁一體化(采煤、發電、電解鋁一體化)自備電廠供電。其中,自備電廠供電成本每千瓦時只有0.2~0.3元,而電網供電則高達約0.4元~0.6元/千瓦時。

          由于在煤電鋁一體化經營方面啟動較晚,缺少自己的煤炭供應基地和配套電廠,中國鋁業供電結構依然有50%的電力供應來自于電網。

          目前,山東魏橋、信發集團、東方希望等民營企業在煤電鋁聯營上都有成功案例,都有一張獨立于國家電網的電網體系。

          但這對于中國鋁業來說可能無法復制,上述資深專家稱,作為國有企業,自備電廠建立電網違背現有電力法體制規定,難以突破國家電網電力專營的束縛。只能依靠國家電網的支撐,在現行體制下,國家電網對入網機組有權進行調配,用電成本難以降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综合亚洲色社区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清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大全 |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 日本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