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5-14 00:11:22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在日前出席上海國家會計學院EMPAcc項目主辦的“中國民營企業的上市與融資“論壇期間,前中國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成員、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韓建旻表示,民營企業應選擇A股上市還是海外上市,需要看股票發行規則中對其所在行業的導向限制。比如,如果選擇海外上市,則應了解:境外發行前審核雖相對比國內寬松,而且周期沒有國內長,但其發行環節完全市場化,因而發行風險會更大。
與此同時,韓建旻針對近日的“證監會對平安和中磊會計師事務所處罰決定”一事評議到,“證監會日前閃電宣布對平安證券的重罰,這個處罰的措施無論對哪家中介機構后續影響非常巨大。對今后申報材料來說無論哪家機構都會對業績真實性、準確性、信息披露完整性肯定都會加大審核力度。可能是新領導層要傳遞從嚴監管的信號。”
韓建旻表示,這次證監會不僅對保薦個人開出了非常嚴厲的罰單,而且還擴大到了整個中介機構負責人和審核的內核部門,這可能是此次處罰對今后中介機構的一大影響。
韓建旻進一步指出,證監會新主席上任后兩個月沒有發表任何公開言論,而證監會頭一次出手就以如此迅捷的速度發布了處罰措施。他表示,這次針對平安證券的重罰可能是證監會新領導層和監管司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即要向市場傳遞,監管部門將延續過去證監會一直秉承的緊抓市場披露的嚴格性,后續可能繼續加大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
據記者了解,韓建旻先生是大華會計事務所咨詢合伙人,是中國證監會第一第二第三屆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也是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咨詢專家。他還在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等擔任董事。
針對近年來諸如涉及到房地產、光伏、水泥等行業的一些產能過剩的企業由于受到限制,很多都選擇了在海外上市的現象,韓建旻表示,民營企業應選擇A股上市還是海外上市,需要看股票發行規則中對其所在行業的導向限制,對此,韓建旻針對性地建議,民企在做上市申報過程中應注意三要素。一是金融基礎,也就是所謂的擁有核心的競爭優勢,且真實可持續。“就是不要把假的做成真的,把虛的做成實的,你必須有經營的盈利能力。”二是基礎材料必須做的扎實突出,符合審核要求;三是要溝通得當,證監會審核的各個環節的流程設計是相對合理的,因此自有其邏輯,民企要上市必須符合證監會的流程要求。
在當日的會議上,還有來自企業界的實干型專家和PE界大佬也為民營企業上市把脈,給出各自建議。 來自中國熔盛重工集團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強認為,中國民營企業是我國創新的重要力量,民營中小企業貢獻了70%的技術創新,也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幾年來,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支持后,民營企業的規模及速度得以更快發展。
“現在資金匱乏,科技投入是民營企業發展真正瓶頸,很多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因此,我們認為,企業要長遠發展,就一定要上市。上市以后對風險要求管理會更加嚴格。”陳強指出,職業經理人加上股東監管,可使企業更加規范的發展。一般的企業如果不走資本上市之后很難長遠發展。并且,通過上市可以吸引到國內外的尖端人才。
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瑋認為,民營企業最吸引PE(私募基金)眼光的有三點:第一個是行業,如果是從事鋼鐵業或紡織業,則很難拿到PE的投資;第二個是團隊;第三個是商業模式,采用何種方式,為客戶提供何種服務也至關重要。“一個企業好,一定是團隊好、商業模式好、市場好,銀行業支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