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05-23 10:54:44
從5月2日至昨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連續發布6個文件,推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對熱錢的流入構筑起一道“防火墻”。
■本報記者 傅蘇穎
在強烈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大量熱錢涌入中國引起監管層密切注意。從5月2日至昨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連續發布6個文件,推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對熱錢的流入構筑起一道“防火墻”。
外匯局22日發布《關于改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外匯局按照貨物貿易法規對區內機構貨物貿易外匯收支進行非現場檢測,對異常或可疑情況進行現場核查或現場檢查,并根據核查和檢查結果進行分類管理。非現場檢測主要是通過“外匯非現場檢查系統”進行,該系統主要用于發現“熱錢”等違法違規資金流動線索。
外匯局近日還發布了《關于印發<外國投資者境內直接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及配套文件的通知》、《關于推廣資本項目信息系統的通知》、《關于發布<外債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以及《關于印發<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匯管理辦法>的通知》,強化了直接投資項下資金流出入的統計監測。
值得注意的是,5月6日,外匯局發布的《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過銀行、企業、外匯局等層面多管齊下,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其主要內容包括:將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限額與外匯存、貸款比率掛鉤;加強對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分類管理;要求銀行強化責任意識,嚴格執行外匯管理規定;加大外匯管理核查檢查力度,強化監測分析和公開披露。
外匯局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主要源于今年以來我國靚麗的外貿數據,引發市場對中國出口數據“被增長”的質疑。同時,外匯占款也出現連續增長。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出口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速為17.4%,而可與之對比的數據是,今年前4個月對中國香港以外的其他出口市場的出口增速僅為8.5%,前4月內地對香港雙邊貿易同比增速為66%。
央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外匯占款增加人民幣2944億元,外匯占款已經五個月連續增長。專家指出,隨著美歐日的量化寬松政策和新一輪全球降息潮,以短期獲利為目的的巨額資金正在涌向中國。
而人民幣匯率今年來連創新高,是資本套利現象猖獗的主要助推因素之一。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走高,報6.1904,較上個交易日小幅升值7個基點。這是5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第四次創出新高。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外匯套利難逃干系,有人在利用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匯率差套利,這使中國進出口出現異常資金流。而中國內地經由中國香港的黃金進出口就是出于這種套利目的,因為低運輸成本的高價商品是熱錢流的“理想渠道”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相信隨著政策的落實將對熱錢流入現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同時,未來幾個月能把外貿虛假水分擠出,我國外貿增長有望回歸基本面。
原文標題:外匯局本月內連發六文應對熱錢 原文鏈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5/23/content_358814.htm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