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6-04 09:01:41
5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反季節回升,再度和側重中小企業的匯豐中國PMI走勢相背離,后者跌至榮枯分水嶺下方,創8個月新低,凸顯中小企業仍面臨重重困境、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此外,5月官方PMI回升,與當前投資、消費、工業生產增速、工業用電量等紛紛回落的指標相背離,也表明當前經濟弱復蘇的狀況并未明顯改善,經濟增長仍面臨諸多挑戰
匯豐昨日公布數據顯示, 5月匯豐中國PMI終值降至49.2,這一數據不僅低于此前公布的初值49.6,還創下8個月最低位,且為去年10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分水嶺。
這一指標與稍早公布的官方PMI出現背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份官方PMI回升至50.8%,較上月微幅回升0.2個百分點。
對此,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給出的解釋是,匯豐與官方PMI差異主要在樣本及季調方法不同。
多項指標出現背離
“官方樣本超過3000家,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匯豐樣本430家,主要是小企業。此外,從歷史上看,官方數據經季節調整后較匯豐數據波動性更高,匯豐采用在X-11基礎上調整后的季調法,效果更好。”
由于樣本的差異而導致兩個數據出現背離表明,當前大企業生產復蘇情況較好,但小企業處境艱難。其實,這一點在官方PMI分項指數中也有所體現。5月份,大型企業PMI微升至51.1%,保持在擴張區間,但小型企業PMI則跌至47.3%,處于榮枯分水嶺下方。
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指出,整體來看,當前經濟運行處在轉型、調整階段,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條件還需進一步鞏固,“小企業經營狀況一直起色不大,從業人員指數下降,政策層面仍需增加對小企業扶持力度。”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5月官方PMI回升顯示環比增長有企穩回升跡象,但絕對水平仍在低位,尚不足以改變對近期增長動能較弱的判斷。同時,PMI數據也反映出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淵分析稱,從官方PMI和匯豐PMI歷史差值來看,往往由于匯豐PMI情況惡化帶來的兩者差值擴張之后,經濟增速會下滑;而由于官方PMI快速擴張帶來兩者差值縮小之后,經濟增速會加快;5月份差值的擴大,主要是匯豐PMI萎縮更快,這意味著經濟前景堪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從細分指數來看,官方PMI和匯豐PMI中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出現背離,官方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在5月份出現明顯回升,而匯豐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則繼續維持在榮枯分水嶺下方。
事實上,5月份官方PMI較4月份環比回升,與歷史數據也有所背離。從2005年公布該數據以來,每年4月和5月的PMI指數值均會環比下跌3-4個百分點,但此次卻出現環比回升。
對此,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PMI略微回升并不意味著經濟弱復蘇的狀況得以改善,畢竟目前投資、消費和工業生產增速,甚至工業用電量等數據均不容樂觀。
5月宏觀經濟數據難有改善
據悉,國家統計局將于9日公布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包括CPI、PPI,以及投資、消費和工業生產增速等。經濟是企穩還是仍在下滑,據此或能作出判斷。但從目前情況看,5月份宏觀數據不容樂觀。
從宏觀經濟先行指標看,5月非制造業PMI為54.3%,較上月微幅回落0.2個百分點,并創下8個月新低。而5月制造業PMI盡管有所回升,但5個分項指數中,包括就業指數在內的3個指數都在榮枯分水嶺下方。
周文淵表示,5月份PMI指數較4月份的回升,目前來看并不能用制造業企業活動開始擴張來解釋,工業企業活動最多只能說是暫緩跌勢,而很難說有明顯改觀。這意味著5月份的經濟數據相較4月份不太可能出現大幅改觀。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預測,5月宏觀經濟數據難有改善,投資增速與上月持平,出口、消費和工業生產增速則會出現回落,經濟仍會持續弱勢運行。
原文:http://news.hexun.com/2013-06-04/154815312.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