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01:34:53
在“她時代”,“英雄不問男女”,她們的魅力和能力,正讓更多的“中國制造”變身“中國創造”。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成都
女性,在人類社會若干年的社會文化中常以弱勢形象出現。而眼下,她們在商業社會中的影響卻與日俱增,甚至有不少分析人士預言,未來女性將取代男性成為養家糊口的人。
事實上,這一愿景并非天方夜譚,《財富》雜志自1998年以來評選的“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榜單顯示,在世界500強中由女性擔當“掌門”的公司越來越多,映射出十多年來全球商業社會中女性符號的變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高盛、通用電氣、淡馬錫等世界500強的高管中不乏女性身影;在國內,也有眾多巾幗不讓須眉,格力電器、玖龍紙業等企業的領導人均為女性。
多名從事商界女性研究的學者認為,女性企業家更重視企業文化,更愿意分享權力,其獨有的細膩能幫助其在公司管理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會帶動其他女性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她力量”的變遷
1998年至今,十多個榜單,數百名“商界木蘭”。簡單枯燥的數字背后,是一種新興力量的崛起。
《財富》雜志表示,“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50強排名榜”,是根據候選人的事業在全球市場的規模和重要性、其在公司的影響力、職場發展軌跡以及她的文化和社會影響力的基礎上制定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多年來的財富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50強榜單時發現,其評選標準及關注焦點有跡可循。
《財富》雜志曾表示,2001年編纂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時,要想在美國以外的世界500強公司中找出女性領導人無異于大海撈針。這在2002年、2004年的榜單中也有所顯現。
2002年,《財富》雜志對女性在公司中權力分布的不均衡給予了關注,認為出于文化因素,德國、韓國、日本等地的職場女性很難與男性獲得同等機會。
2004年,該榜單中非英語地區的女性進榜比例有所增大,新進榜的12位女性中,來自海爾的楊綿綿和格力的董明珠均是中國面孔,其中時任上海寶鋼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謝企華更高居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的《財富》世界500強中,謝企華是唯一一個總部設于美國以外公司的女性領導人。
到了2006年女性的力量更是顯現出來,資料顯示,當年超市連鎖店大榮和電子產品巨頭三洋這兩家世界500強中的日本公司,分別任用了女性領導人。
如果說此前該榜單更多關注女性在世界500強等公司的數量效應,以及職場以男性為主的傳統觀念的改變,那么2008年以后的榜單,其聚焦點發生了轉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財富》發布的2008年度榜單中,英美資源集團首席執行官辛西婭·卡羅爾、西太銀行首席執行官蓋爾·凱莉、皇家荷蘭殼牌公司天然氣和電力、殼牌貿易、全球解決方案及技術部門執行董事琳達·庫克占據了前三的位置。而且,這3家公司均屬能源行業,該領域此前一直由男性主導。
而在2010年、2011年度的榜單中,《財富》增加了對女性領導人在創新、全球化浪潮中的表現等方面的考量。
第三個“10億”的力量
在商業社會中,女性的角色逐漸被定位為“改變者”。
多家研究機構認為,未來幾十年影響商界的最大因素除了科技、全球化、財政挑戰以外,還包括與上述因素看似無關的“女性”這一群體。
根據《財富》的研究,僅未來十年,就將有近10億女性進入全球經濟領域,她們將極大改變全球的商業和經濟世界。這一群體也被稱為“第三個10億”,前兩個“10億”分別指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數量。
事實上,隨著女性力量的崛起,全球不少大公司的理念也在發生變化。
英國石油首席執行官約翰·布朗就曾因為擔心公司的“高爾夫俱樂部文化”有將女性排除在外的可能性,從而整頓了公司的招聘和晉級政策,目前該公司排在前40位的主管當中有5名女性。
此外,高盛推出了為期5年的“萬名女性”計劃:拿出1億美元在22個國家為女性企業家提供商業和管理培訓。種種跡象顯示,未來女性在商界贏得領導地位的機會將會增加,“第三個10億”將改變全球眾多知名機構的經濟潛力和企業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領導人對周邊女性的帶動作用也不可忽視。香港溢達集團董事長楊敏德認為,一旦女性在商業領域嶄露頭角,便能帶動一批女性。
從事合資企業管理和商界女性研究的經濟學博士薩莎·加布爾雷斯認為,女性企業家更重視企業文化,更愿意分享權力,其獨有的細膩能幫助其在公司管理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未來商業社會中,女性的影響力將無可估量。
商界木蘭中的中國面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帶動下,中國女性企業家屢次進駐 “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50強”榜單。
謝企華在該群體中無疑具有特別意義。資料顯示,謝企華分別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入選榜單,并兩次位居第二。
這位鋼鐵界“鐵娘子”見證了寶鋼1978年以來的全部歷史。在她的主導下,寶鋼成功整合了上海鋼鐵、梅鋼,成為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總資產過千億元;此外,她還組建了海外事業發展部,與一汽、上汽和東風進行戰略合作,并在巴西投資建設鋼廠,為寶鋼注入發展后勁。
董明珠自2004年以來也曾先后7次入榜,作為全球最大空調生廠商格力電器的掌門人,她運用區域銷售公司模式,使格力電器由一個不知名的空調小廠,迅速成長為擁有珠海、重慶、巴西、巴基斯坦、越南等地多個生產基地的大型企業。
多次入選該榜單的中國面孔還有來自當時海爾的楊綿綿、華為的孫亞芳、摩根士丹利的孫瑋、玖龍紙業的張茵、聯想的馬雪征等。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領導行為實驗中心主任李秀娟認為,目前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女性力量也在崛起。
而在這個過程中,正是女性的一些特質在幫助她們在商界中占據高位。于2008年至2012年連續5屆進入榜單的摩根士丹利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就通過自己的家庭看到了女性和男性天生不同的視角。“在家庭中,女性要井井有條地處理很多家務,在職場的管理崗位上,同樣需要具備同時管理多項任務的能力,這是女性與生俱來的天賦。”孫瑋曾公開表示,女性所擅長的溝通、傾聽和表達能力對企業的業務發展和內部的文化認同都會起到關鍵作用。
在海爾員工心里,分別在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進入榜單的楊綿綿,同樣具有細致、親和力強的特點。公開報道稱,包括海爾在2000年后先后推進市場鏈、人單合一、拓展海外市場以及2008年獲得北京奧運會贊助商身份等事件中,其發揮的緩沖調和作用尤為重要。
此外,多次進入該榜單的馬雪征也曾強調女性領導人在管理中的溝通力量。在當年并購IBM時,她正是通過“談一層,問一層,看一層”的溝通法則,成功讓聯想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大個人計算機生產商。
可以想象的是,在“她時代”,“英雄不問出處”將更改為“英雄不問男女”,她們的魅力和能力,正讓更多的“中國制造”變身“中國創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