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7 01:10:3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二滬深股市小幅上漲,截至收盤,滬綜指漲0.31%至2065.72點;深綜指漲1.04%至971.40點;中小板指漲1.31%;創業板指漲0.32%至1143.19點。從盤面看,金融、地產等權重股表現不佳,不過尾盤建行出現拉升。
央行連續三周多缺席公開市場操作,由于有央票陸續到期,所以每周均被動注入資金。市場利率雖不像前期那么高,卻也不再下降,出現這種反?,F象值得重視。
筆者認為,這或許暗示著某些部門吸金胃口太大,且相關項目所提供的現金流回報相對弱,所以造成新增貨幣如泥牛入海。從實際情況看,這些吸金部門通常是些地產項目、地方政府新開工或正在建的工程。
目前經濟形勢可能已讓高層陷于兩難——如果堅持緊縮并擠壓各種融資平臺,則許多企業或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可能會提前爆發,而爆發后情緒必極快傳染,然后進一步造成“金融機構對企業惜貸、企業對企業之間惜貨”,“盤活存量”會變得很困難。
如果放棄緊縮并繼續任由各種融資平臺逍遙,先不說這些部門毫無“盤活存量”動力,其債務雪球也會越滾越大,且產能過剩情況會更嚴重。問題總有一天掩蓋不住,屆時爆發只會更猛烈。
昨日有媒體引述 “部委人士”言論稱,決策層已在醞釀啟動“實質性的”經濟體制改革。筆者很希望這條消息最終落實,希望“實質性的”改革這回能夠順利推出,不要再出現拖延情況。
這幾天,許多學者和機構在討論我國對GDP增速的容忍底限問題,筆者認為這樣的提法本身有問題,因世界各國碰到類似經濟困局時,提得最多的是就業問題。雖然在解決就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提振了GDP,但人家的著眼點不同。
就GDP本身來看,筆者認為決策層的容忍度會較前幾年大幅上升。也許不是多數人所認為的7%或7.5%,而極可能會降到6.5%甚至6%。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前幾年刺激副作用明顯,原因之二是銀行資產質量已極缺彈性,原因之三是這幾年我國人口紅利正迅速淡化,勞工薪資成本也已大幅上升。
既然經濟刺激政策頗多限制,則改革加碼應可預期。三季度應該就是改革的展開期和推動期,消息面的促動因素較多,但股市已部分消化了這些樂觀預期,所以未來相關消息對投資者刺激也會呈現遞減狀態,投資者應注意這個特征。
操作方面,筆者最近建議逢高減磅,目前這個建議更濃烈一些,因大盤成交漸漸跟不上,且弱勢股有所補漲。
昨日小市值個股則出現了分化,創業板落后于中小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屬于性質相對接近的品種,當弱勢的中小板出現明顯補漲時,投資者通常該更謹慎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