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3 00:56:0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持續多年的豐田 “踏板門”事件或將在北美了結。日前,據彭博社的報道,“據美國一項集體訴訟——‘踏板門’案件的原告律師透露,豐田已就這一訴訟與原告方達成和解,豐田共將付出16.3億美元的和解費用。”
不過,豐田(中國)方面表示:“這并不是最終的處理方案,具體的賠償金額還需在最終決定作出之時才能確定。”
雖然最終的賠償金額還未確定,但豐田(中國)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最終的賠償費用將用于北美的1770萬輛車提供賠償、更換新設備、延長質保等方面,同時,豐田所支付的律師費用以及對美國公益事業的投入也在賠償費用當中。”
同時該負責人強調:“豐田選擇和解方式解決問題,并不代表豐田的召回車型存在質量問題,同時豐田的‘踏板門’事件并不涉及中國、歐洲等北美之外的市場。”
賠償或達16億美元
所謂豐田“踏板門”事件,主要是在2008年~2010年間,豐田在全球范圍內車輛頻繁出現無故加速事故,而在全球范圍內發起的大規模召回。根據豐田汽車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由于以上原因,已經導致300起人員死傷事故。
此次召回事件發生后,美國消費者對此提出集體訴訟,要求豐田做出賠償并修復車輛。2012年12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安娜區法院宣布,初步批準豐田就這一集體訴訟案件進行和解。根據此前的報道,豐田對于與消費者和解須支付的費用將達到11億美元,其中,支付給原告的費用將達到5億美元,提供的零部件更換和消費者服務支持項目的費用大約為6億美元。
根據原被告雙方的協議,該和解方案于今年6月進行聽證,并作出最終判決。但在賠償金的分配問題上存在一定的分歧,美國法院方表示,和解方案的最終獲批將較原計劃有所延遲。
近日,彭博社的報道稱:“案件的原告律師表示,豐田汽車將針對這項和解支付16.3億美元的費用。”
雖然豐田的最終賠償金額還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是豐田(中國)相關負責人透露:“在賠償費用中,支付律師的費用占到總費用的四分之一,其余的費用除了補償車主的損失之外,還將有一部分用于美國公益事業的發展。”
根據雙方和解方案,豐田計劃對除了HEV車型之外的所有因腳墊問題進行召回的市銷車輛免費安裝BOS(剎車優先系統);對于沒有BOS系統又無法安裝該系統的車輛將給予一定的現金補償;對于特別車輛將實施保修延長政策;對于車輛貶值進行一定金額的補償等。
此前有報道稱,除了支付和解費用之外,僅召回和調查等相關項目,豐田付出的總成本很可能已經超過31億美元。
“踏板門”不涉及中國市場
雖然豐田“踏板門”事件以豐田汽車提出和解而將在北美落下帷幕,“但實際上這并不代表豐田的車存在質量問題。”豐田(中國)的一位人士表示。
據了解,美國對豐田“踏板門”事件提起集體訴訟時曾指出,豐田車輛的突然加速問題,是由于電子節氣閥控制系統存在障礙所致。
但是在去年年底,豐田選擇對北美“踏板門”訴訟采取和解的方式之時,豐田中國也曾發給中國媒體一份書面聲明,聲明指出,“通過確鑿的科學驗證和多家第三方機構的調查,證實了豐田電子節氣閥控制系統的安全性不存在任何問題,因此本次和解對于豐田也是一個很困難的決定。”
“之所以油門踏板存在安全隱患,是因為美國消費者使用了非正規渠道安裝的腳墊,并非車輛存在缺陷。如果將官司進行到底,可以預見豐田將以勝利而告終,而豐田選擇和解,是出于對消費者負責的考慮。”豐田中國內部人士表示。
同時,該人士強調,豐田的“踏板門”并不涉及中國市場,早在2010年豐田在華召回RAV4車型,因為這一召回的時間和北美“踏板門”發生時間重合,因此不少消費者將這兩件事情聯系到了一起。
據了解,2010年1月28日,一汽豐田在華宣布召回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生產的7.5萬輛國產RAV4,此次召回的原因是加速踏板的踏板臂和摩擦桿的滑動面經過長時間使用,在低溫的條件下使用暖風(A/C除外)時,在滑動面發生結露,使摩擦增大,使用加速踏板時有阻滯,可能影響車輛的加減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