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7-30 09:47:30
7月29日,國海證券(000750,SZ)公布了201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增長逾兩成,在IPO關閘的情況下,其投行業務仍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暴增151%。
每經編輯 陳賢麗
每經記者 陳賢麗
昨日(7月29日),券商首份半年報出爐。國海證券(000750,SZ)公布了201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增長逾兩成,在IPO關閘的情況下,其投行業務仍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暴增151%。
然而,在最引人注目的創新業務方面,國海證券由于受制于凈資本限制,創新業務依然沒有多大貢獻。有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面對經紀業務競爭的白熱化,典型的區域性券商國海證券面臨“兩高”難題待解。
創新業務收入占比13.3%
昨日,國海證券發布券商首份半年報顯示,2013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81億元,同比增長21.59%;營業收入8.98億元,同比增長13.87%;基本每股收益0.1元。
從具體業務來看,報告期內,公司證券經紀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44億元,同比增長32.48%;證券自營業務實現收入8520.08萬元,同比減少53.97%;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收入1383.08萬元,同比增長74.1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IPO還沒開閘,國海證券投資銀行業務還是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150.94%。公司表示,報告期內,累計完成9家主承銷項目(其中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4家、債券項目5家)的發行承銷工作。
在創新業務方面,由于公司的凈資本不足,很多創新業務都拿不到資格,因此公司為提高凈資本規模,在2010年和2013年向廣西投資集團公司借入為期6年的次級債務5億元和4.5億元。報告期內,公司相繼取得代銷金融產品業務、保險兼業代理業務、深圳證券交易所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業務、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推薦和經紀業務等創新業務資質。目前,見證開戶及保證金現金管理產品已順利上線運行。公司稱,將場外市場業務、信用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以及網絡證券確定為創新重點突破方向。
對于創新業務的營收占比,國海證券證券部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咨詢了財務部,創新業務包括融資融券、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還有股指期貨加起來的收入占比大概是13.3%。”
傭金收入占比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由于創新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國海證券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買賣證券的傭金收入。今年中報顯示,國海中期代理買賣業務的凈收入為4.27億元,同比增長17%,貢獻比率為48%。
招商證券分析師洪錦屏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市場股基交易額同比增長22%和傭金率企穩。國海證券仍面臨非現場開戶和營業部設立放開后的競爭沖擊。”
而其他券商分析師也有相同的疑慮和擔憂。國泰君安券商分析師趙湘懷認為,“上半年,國海證券代理買賣證券的傭金率0.143%,較2012年的0.150%下滑5%左右,經紀業務在廣西市場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隨著大中型券商在西部地區分支機構的設立,傭金率有更大的下滑風險。”
北京某券商分析師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海證券面臨兩高難題——傭金收入占比高、傭金率高。最近很多券商的輕型營業部都已獲證監會批準了,他們的區域性布局已進入倒計時,本屬于典型的區域性券商的國海證券還面臨非現場開戶的沖擊,他們的局限性很大。
記者發現,從今年六月份開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東吳證券、西南證券、光大證券、中信證券等券商都陸續有不少營業部獲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