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31 00:59:1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7月29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通過其新開通的“反壟斷案件公布平臺”公布了12起已查結的壟斷案件,其中4起案件涉及保險業:湖南省張家界市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張家界保協)、永州市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永州保協)、常德市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常德保協)和郴州市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郴州保協)因組織當地保險公司從事壟斷協議,被處以40萬~45萬元不等的罰款。
早在2012年5月,有媒體就已報道了湖南相關市(州)保險行業涉嫌達成壟斷協議一案,湖南工商局隨后啟動了對保險行業涉嫌壟斷的調查。
常德等四地保協被罰/
此次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12個競爭執法公告中,湖南張家界、常德、永州、郴州四市保險行業協會組織本行業經營者從事壟斷議案而被處罰。
以常德保協為例,根據公告顯示,該保協在2006年5月12日起便組織當地的保險公司: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大地保險、中華聯合、天安財險、太平財險、華安保險等險企簽訂《常德市各財產保險公司關于組建常德市新車保險服務中心合作協議書》(以下簡稱《合作協議》),組織成立“常德市新車保險服務中心”。該新車保險中心規定,除摩托車保險以外,各成員公司在常德市的所有新車承保業務都必須集中在新車中心辦理。與此同時,各家保險明確劃分市場份額,如根據常德保協的《合作協議》明確規定,在2007年4月底以前人保財險56%、平安產險9.57%、太保產險6.59%、華安保險6.75%、天安財險6.95%、太平財險3.3%……各家保險公司每年將根據該公司上年度在當地車險市場中所占份額為基礎來劃分市場份額。
此外,《合作協議》還規定處罰機制,各相關保險企業清理撤銷與各專業代理兼業代理人的原代理協議,終止其對新車業務的代理授權,并收回了代理協議和有關單證。同時,當地保協還規定,各保險公司下屬網點委托代理新車保險業務的,按每保單保費的5倍處以違約罰金,同時扣減當年份額的一個百分點。
事實上,這四個地區的新車保險中心具備幾個共同特點,第一是限制投保渠道,即投保人的新車保險只能在新車保險服務中心(或叫新車保險服務超市)辦理,不能通過保險公司的電銷、網銷或者其他渠道購買;第二是新車保險中心會給各家保險公司劃分市場份額。
工商管理部門認為,常德保協組織達成壟斷協議《合作協議》不僅嚴重限制新車保險市場的競爭,而且損害了投保人等消費者的利益。上述壟斷協議還損害了保險中介代理商利益,壟斷協議實施期間,16家保險企業一律停辦了新車保險兼業代理業務。
此次湖南工商局開出的罰單為:常德保協處罰45萬元、郴州保協45萬元、張家界保協40萬元、永州保協40萬元。
事實上,除了像常德保協、永州保協、郴州保協一樣組織當地保險公司壟斷新車保險業務外,張家界保協還計劃組織當地保險公司壟斷旅游車輛保險業務。
據湖南工商局查實,張家界保協在2012年1月份組織當地主要財產保險公司達成了 《張家界市場旅游客運車輛保險服務中心組建及運行協議》,旅游保險中心計劃采取主經辦模式下的統一共保方式,即該中心為唯一指定的承保旅游客運車輛保險的經辦網點,并約定了罰款、停單停份額的處罰措施。
在市場份額方面:人保財險占32.6%、平安產險29.0%、太保產險7.0%、大地保險7.0%、華安保險9.0%、天安財險5.4%、中華聯合5.0%、安邦財險3.0%、國壽財險2.0%,而國壽財險并未在協議中簽字。不過,該方案遭到了當地旅游運輸企業的反對,再加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調查,該方案最終未能實際履行。
新車保險中心被叫停/
湖南保協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認為,新車保險中心實際上是一種便民的舉措,因為在新車保險中心的保險公司比較多,消費者可以“貨比三家”。同時他也透露,現在湖南各地的新車保險中心基本上都撤銷了,新車車主可以隨意選擇投保渠道。
據了解,2000年以前車險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惡性價格戰嚴重。出于保險業自身規范市場的需要,2000年6月5日,西安市在國內率先成立相關共保辦公室。此后,青島、成都、武漢等地相繼成立類似的新車共同體聯盟,各保險公司的新車業務集中在新車保險中心內辦理,其他機構、網點一律停止自行辦理或委托代理人辦理新車承保業務。據了解,曾經的新車共保模式由各家保險公司統一銷售保單、統一支付手續費、統一費率、限定新車保險份額,各家大小保險公司各分“一杯羹”,這種做法雖然對遏制車險價格惡性競爭起到了一定作用。不過,由于新車保險被“共保中心”獨家壟斷,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
2008年12月5日,保監會下發了《關于做好機動車輛保險承保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嚴禁個別地區保險行業協會等組織以組建“新車共保體”等形式,對機動車輛保險市場進行分割或分配。通知稱,此舉是為貫徹《反壟斷法》的要求,規范機動車輛保險市場秩序,保護被保險人利益。保監會表示,對于交強險之外的商業車險業務,各財產保險公司要按照自愿投保原則,保障投保人的自主選擇權。正是在此背景下,各地的新車共保中心被陸續叫停。
北京中高盛律師事務所保險專業律師李濱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認為,一方面這種新車保險中心壟斷行為肯定是違法的,另一方這種新車保險中心也不符合中國保險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由于少數老牌保險公司發展比較早,服務能力比較強,明確劃分市場份額會使中小保險公司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
目前一些地方的新車保險中心仍然繼續運營,李濱認為,保監會已經明確叫停的情況下,仍存在新車保險中心說明現行的保險監管存在空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