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9 01:44:08
昨日本來是包頭稀土交易所公布交易細則的日子,可最終還是延期,原因主要是受金融大廈施工裝修問題影響。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內蒙古包頭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內蒙古包頭
昨日(8月8日)本來是包頭稀土交易所公布交易細則的日子,可最終還是延期了。
交易所發起股東之一的包鋼稀土總經理張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推遲,主要是受落戶包頭稀土高新區的金融大廈施工裝修問題影響。
但記者從其他發起股東那里了解到,交易所細則推遲公布不僅僅是因為“硬件”問題耽延,更重要的是“軟件”部分——比如定價機制等細則就暫未能在股東層面達成一致。
張忠表示,交易細則有望于10月出臺。
“硬件”受阻:工期推遲兩月完成/
一年前的8月8日,中國首個全國性稀土交易平臺在包頭掛牌。交易所的出資人均為南北稀土大佬——包鋼稀土、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五礦稀土有限責任公司、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高新控股有限公司,這10家稀土企業和機構各出資1000萬元,分別占稀土交易所股份的10%。
交易所成立的意義在于定價權。在國內稀土價格混亂、猛漲猛跌的態勢下,交易所為市場提供穩定價格體系的作用一直被業界寄予厚望。
也由此,10家發起股東用了一年時間為交易細則的制定和出臺做準備,并定于今年8月8日公布。然而,交易規則并未如期而至。
“我們也想快點推出,實際上這個細則也可以做出來。但我們的辦公場所還在裝修,比計劃晚了大概兩個多月。”張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道,“因為這個大廈 (金融大廈)消防沒驗收,不讓我們進去裝修。3月份我們曾經進去裝修過,但大廈沒通電,耽誤了我們。”
張忠說,因“硬件”受阻,交易細則出臺很被動,工期將于8月28日全部完成,比原定的6月28晚了兩個月。他認為,如果“硬件”沒耽誤的話,交易細則將如期推出。
“太著急沒用,因為營業不了,細則盡量完善再完善。”張忠認為,交易所的“軟件”方面沒有問題,“交易品種、交易模式、運營商管理包括軟硬件建設都差不多了,昨天還開了個會,大家還在討論,現在模擬平臺也已經有了。”
張忠說,8月底金融大廈的裝修能全部完成,交易細則有望于10月出臺。
“軟件”缺陷:發起股東或存分歧/
然而,股東們對交易細則意見有分歧或許才是此次細則難產的真正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其他發起股東處了解到,因為稀土品種、品類不同,價格體系如何制定和操作整合未達股東預期,交易細則未能如期出臺。
張忠表示,10家發起股東稀土礦產品產能占全國的80%,在供應鏈上也占很大比重,10家股東將自己的產品放到交易平臺上,足以穩定價格。
但包鋼稀土研究院的一位老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交易所最現實的功用是在穩定價格方面發揮作用,“稀土價格不取決于量?,F在稀土產量很大,但還是暴漲暴跌,不穩定。價格穩定的關鍵是定價機制。包鋼稀土自己如何定價我們都弄不清楚。”上述老專家說,沒有定價機制,監管則無從談起。他建議未來交易所將稀土產品成本以及各環節都明碼標價,信息透明。
“稀土交易所平臺本身是一個好東西,但理想跟現實總是有偏差。”一家不愿具名的發起股東負責人說,作為股東現在覺得交易所并沒有達到預期,稀土交易所細則出臺有難度,跟預期時間進度有差距,“現在只能邊走邊看”。
8月7日,稀土交易所股東開會討論明確交易所的組織體系、規則、功能問題。張忠提出,未來稀土交易所將開展遠期交易,推出期貨品種。但上述股東卻不太同意這一遠景設想:“這只代表包鋼稀土的解讀,不代表稀土交易所的解讀。”
該股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尚無法判斷包頭稀土交易所未來是否要推出遠期交易,只有先健全交易體系,才有機會實現更長遠的目標,“現在現貨交易都存在問題,談遠期交易為時過早”。
但該股東也表示,既然投資了,就會同其他股東一起合力建設交易體系。
此外,據記者了解,交易所將對會員準入設置門檻,比如企業需要具有并完成工信部發布的冶煉分離指令性計劃、身份合法、使用稀土專用發票等。交易價格體系設計為防止信用崩塌,將統一是否公開每個會員的客戶信息與價格體系。交易所也會有專門的運營隊伍,將考慮采納職業經理人制度。
張忠說,發起股東會在平臺上緩緩投放稀土產品,開始會先投放一些容易操作的品種。他并未透露交易所初期會員數量。“會員管理現在還在研究中,還沒到考慮會員數量那一步。”但他透露,未來江西贛州的稀土企業會來該平臺交易。
為了爭奪稀土定價權,擁有全國中重稀土80%的贛州市已經于2011年11月11日率先成立了贛州稀土交易所,由贛州工業投資集團公司發起建立,注冊資本1億元,主要為稀土、鎢、鈷、錫等金屬及其延伸產品提供現貨和電子交易市場服務,只是成立之后交易寥寥。在去年8月8日包頭稀土交易所掛牌當日,并未見全國最大的中重稀土企業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身影。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黑色產業鏈猖獗南方離子礦70%來源不明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內蒙古包頭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馬榮璋8月8日在中國包頭第五屆稀土產業論壇上表示,稀土黑色產業鏈猖獗,目前指令性計劃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南方分離冶煉企業獲得的離子礦70%來源不明。
北方稀土礦資源稅在5000~14000元/噸,南方礦資源稅在6000~36000元/噸。再加上各項稅費,這些費用占每噸礦銷售價格的50%以上。“而私挖盜采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費,即可獲取這50%的差額,更不考慮環保成本和社會責任等。”馬榮璋說。
而稀土礦的開采計劃指標和分離冶煉生產指令性計劃不匹配,為稀土冶煉分離廠留下了需求空間,也導致私挖盜采的稀土礦產品有了銷售去向。
據馬榮璋介紹,南方分離冶煉企業獲得的離子礦70%以上來源不明。
馬榮璋稱,令人痛心的還有綜合回收基本無效,給非法礦產品帶來了市場。據協會統計,2012年釹鐵硼廢料回收141700噸,熒光粉廢料回收23100噸,拋光粉廢料21500噸,廢渣4000噸,總共53368噸;而全國釹鐵硼年產量8萬噸,廢料按30%計約2.4萬噸;熒光粉年產量5000噸,廢料以30%計約1500噸;拋光粉年產量1.5萬噸,廢料不超過1萬噸。
兩相比較,近兩萬噸的數據差額顯示,沒有足夠的廢料供應稀土廢料綜合回收企業處理。“很多廢料回收企業很可能進行非法礦的分離,這樣又給非法礦產品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馬榮璋稱。
此外,馬榮璋還指斥稀土園區發展無序導致產能進一步過剩。
全國現有約18個稀土產業園區。“這些園區規劃類同,多以資源為核心向中下游產業鏈延伸,涉及稀土分離冶煉、永磁、光功能、儲氫、拋光粉、催化劑等主要稀土新材料。這些稀土園區的建設將導致產能進一步過剩。”馬榮璋說。
馬榮璋建議,應根據目前國內外市場變化和稀土儲量特點,制定稀土產業發展新對策,比如采取輕重有別的辦法,重點控制重稀土出口,逐步放開輕稀土生產指令性計劃,并出臺相應配套管理措施。逐步取消鑭、鈰出口配額,鼓勵大量出口鑭、鈰等富余元素,適時調整資源稅,以加強我國稀土產業的國際地位。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長陳燕海稱,工信部將會同八部委繼續開展打擊違法違規專項行動,加快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并盡快研究出臺《稀有金屬保護條例》《稀土企業生產經營資格管理辦法》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