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0 01:05:3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蒙湘林
每經記者 蒙湘林
8月12日,國興地產(000838,前收盤價7.61元)宣布停牌籌劃重大事項,一時間引來市場對其資產重組的猜想,就在市場滿懷期待之時,公司于今日披露,第一大股東北京融達投資有限公司和二股東重慶財信企業集團(以下稱融達投資和財信集團)分別向重慶財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稱財信地產)轉讓股權,轉讓完成后,財信地產將成為上市公司新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29.9%。
新東家溢價購入三成股權
據公告披露,8月16日,國興地產第一大股東融達投資與財信地產在北京簽訂《股份轉讓協議》,融達投資向后者轉讓1801萬股國興地產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總額的10%,交易價格為9.2元/股,相比停牌前收盤價溢價約21%,轉讓價款約1.67億元。
同一天,國興地產二股東財信集團與財信地產也達成一致,財信地產同樣以9.2元/股的價格購入前者所持的國興地產全部股份即3602萬股,占總股本的19.9%。如此一來,財信地產將以29.9%的持股比例入主國興地產,而融達投資將退居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降至17.42%,財信集團則將不再持有上市公司股權。
實際上,財信地產的控股股東正是財信集團,又由于盧生舉持有財信集團74.36%的股份,國興地產的實際控制人也將發生變更,北京國利能源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地位將被財信集團法人盧生舉取代。
公開資料顯示,財信集團創辦于1997年,是一家以房地產、環保為主,兼具市政工程建設、金融與投資的大型企業集團。截至2012年末,財信集團資產超過107億元,年經營收入逾65億元。
財信早有入主之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融達投資于2006年底接手國興地產后,上市公司業績乏善可陳,連年虧損,公司2010年和2011年連續虧損超過2000萬元。伴隨著業績節節下滑的是,國興地產的重組傳聞不斷。2009年8月,國興地產就曾一度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但最終不了了之。2010年底,市場又傳出四川劍南春欲借殼國興地產,但隨后也被公司否認。
就在業績不振和重組傳聞不斷的情況下,財信系開始進入國興地產。2010年12月,當時的大股東融達投資將其持有的3602萬股公司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9.9%,以每股9元的價格轉讓給財信集團,融達投資借此獲得3.24億元現金。自此,關于財信系進一步增持乃至注入資產進行重組的傳聞開始出現。
今年8月12日,國興地產宣布停牌,如今財信系入主,市場對其的資產重組預期再次增強。有業內人士表示,國興地產業績乏力,發展出路不外乎兩條:一是注入新的房地產資產;二是轉型投資其他產業,目前看,財信系旗下優質資產眾多,可以選擇將部分資產進行注入,也可以選擇整體借殼上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