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8 01:09:5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每經記者 楊可瞻
亞洲金融風暴,令一大批亞洲國家成為“裸泳者”。比如,隨著創紀錄的經常項赤字和高通脹的出現,印度盧比跌至歷史新低。
然而,身處東亞的韓國,因其經常項盈余優勢,減弱了美聯儲收緊貨幣趨勢下外資回流的沖擊,并悄然吸引著資本流入,而韓元的表現亦遙遙領先多數亞洲貨幣。另一方面,在全球經濟疲弱的背景下,韓國制造業漸顯的頹勢令外界產生動搖:面對這場尚不知何時結束的暴風驟雨,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是否可以安然度過?
今年三季度以來,韓元對美元累計上漲2.4%(截至記者發稿),是亞洲貨幣中除日元以外表現最好的貨幣,相比之下,東南亞貨幣盡墨。在亞洲貨幣中,跌幅前三的依次為印尼盧比(-3.7%)、馬來西亞林吉特(-2.5%)和印度盧比(-2.2%)。
今年7月,有27億美元的海外資金凈流入韓國股市和債市,創2月以來新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5月至今,有累計440億美元流出新興市場的股市和債市。
彭博匯總資料顯示,今年以來,韓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48.6個基點,在亞太區僅高于馬來西亞、中國和日本。
經常項盈余優勢
韓國市場緣何吃香?答案在于其經常項盈余。據統計,韓國最近的經常項盈余占GDP比重為4.9%,幾乎是中國(2.6%)的兩倍,同時遠高于亞洲平均水平(2%)。
經常項赤字指一國進口貨物及服務總額大于出口貨物及服務總額,即貿易逆差,反之為經常項目盈余,當國內經濟長期處于貿易逆差,會導致貨幣貶值,其央行可能需要通過加息或者干預匯市以穩定本幣匯率。
而韓國的經常項盈余增長得益于出口的快速反彈。今年6月,該國貿易盈余為59.9億美元,創2010年11月以來新高,同期出口同比下滑1%,表現遠好于進口,后者同比下滑3%。
“韓元是我非常自信的投資之一”,安本資產管理基金經理埃德溫·古鐵雷斯表示,“作為一個經常項盈余的國家,其不會過多受到外資流動的沖擊。”
Manulife資產管理運營主管尼爾·卡配奇則認為,市場非常享受韓國的經常項盈余,在如今資本回流美元的大環境下,韓國國債預計能跑贏其他亞洲國家國債。
出口導向戰略下的經濟騰飛
韓國是20國集團的成員之一,上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推動韓國經濟飛速發展,也使其躋身于“亞洲四小龍”行列。
另一方面,韓國人的富有程度也居全球前列。2007年,韓國人均GDP首次突破2萬美元,之后受次貸危機影響,于2008年跌至1.92萬美元,但不到1年時間,局勢出現了逆轉,韓國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0個會員國中復蘇最快的,2010年,人均GDP突破2.16萬美元,令其名列世界銀行發達國家名錄。
韓國目前仍極度依賴出口,出口占GDP比重高達45%,其主要出口品包括電子產品、汽車、化妝品等。
彭博匯總的資料顯示,根據總貿易額,2013年一季度,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為中國(612億美元),其次是美國和日本;按出口額看,最大的貿易伙伴依然是中國,金額為415億美元。
功臣三星
經濟學家預計,韓國經濟將在2013年增長2.5%,2014年增長3.5%,這將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全球智能手機龍頭三星電子則是對韓國經濟貢獻最大的企業。據在韓國上市的三星公司披露,其2012年總收入為1254億美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韓國2012年GDP為1.1萬億美元。即是說,三星2012年的收入相當于韓國同年經濟總量的11.4%。值得一提的是,在其收入構成中,85%來自非韓國地區,約為經濟總量的9.7%。
得益于智能手機市場的領先地位,三星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3%,其中份額最大的通訊產品收入同比增長41%。
三星出口的銳增,也間接拉動了韓國整體出口,進一步推升經常項盈余。彭博資料顯示,今年二季度,三星出口同比增長42%,至326億美元,其中對美洲的出口額最高,為112億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