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5 01:15: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近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下調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光大證券)主體信用等級至AA、調整評級展望至負面,但其發行的短期融資券項等級仍被維持在A-1等級。
因光大證券深陷“8·16”事件,中誠信此前曾于2013年8月19日將光大證券的AAA主體信用等級、光大證券2013年第三期、第三期和第五期短期融資券的A-1債項等級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中誠信認為,光大證券8月16日的異常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在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合規經營等方面存在很大問題。
某高級債券分析師昨日 (9月4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將光大證券主體信用等級由AAA調至AA,調降程度已經很大,主要是對5.23億元罰金的反應。
將評級展望降至負面
據媒體報道,光大證券在8月16日上午錯誤生成巨量市價委托訂單,累計申報買入234億元人民幣,實際成交72.7億元,集中買單促使大盤出現異動,滬綜指瞬間暴漲逾5%。當日,該公司將18.5億元股票轉化為ETF賣出,并賣空7130手股指期貨合約。
光大證券在今年半年報中,對該事件當日盯市損失、可能造成的財務影響、流動性管理及措施進行了說明,其中公司“8·16”事件交易的當日盯市損失約為1.94億元。
中誠信認為,“8·16”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在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合規經營等方面存在很大問題,所受處罰、業務限制和可能來自投資者的民事訴訟或賠償訴求,將給其經營和財務等帶來重大影響。
中誠信稱,該事件及其對證券期貨市場造成的負面沖擊已經并在相當時期內還將會對光大證券的品牌聲譽、市場形象、業務資質、員工情緒造成負面影響。中誠信將光大證券的主體信用等級從AAA下調至AA;同時,由于光大證券主體信用狀況未來仍面臨相關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中誠信將光大證券的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上述債券分析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光大證券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的主要原因是,光大證券未來賠償額度不確定,如果賠償額度超過處罰金,主體信用面臨再被下調的危險。
8月30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對“8·16”事件的查處情況,證監會表示,對于投資者因光大證券內幕交易受到的損失,投資者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
短期融資券等級未變
與此同時,中誠信表示,鑒于“8.16”事件”發生后,光大證券已加大資產處理力度,以提前備付短期融資券償付資金,并已于2013年8月20日按期兌付了第三期短期融資券本息共計25.24億元,故決定維持光大證券預定于2013年9月2日到期的第四期和預定于9月17日到期的第五期短期融資券的債項等級為A-1。
上述債券分析師表示,即使光大證券再被調級也不會低于AA-,畢竟光大證券的資本金充足,有盈利增長點。此次事件削弱了光大證券的實力,但不至于“資不抵債”。
證監會上周對光大證券開出中國證券史上最大一筆罰單,光大證券因內幕交易、信息誤導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處以5.23億元罰款,并對相關責任人予以終身證券市場禁入等處罰。此外,光大證券除固定收益外的證券自營業務被停止,新業務亦暫停審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