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0 01:16:34
有分析認為,延續補貼主要是為了支撐短期銷量,特別是在年底“沖量”,如果企業在市場和技術上可以完成對接,顯然是最好的方式。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9月30日,財政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知稱,自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將實施《關于開展1.6升及以下節能環保汽車推廣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節能補貼政策)。
與上一輪政策相比,補貼標準的大幅提升,給“十一黃金周”車市帶來不小震蕩。分析認為,根據節能補貼政策的要求,進入補貼目錄的車型大幅減少,甚至在現階段將出現“無車可補”的尷尬情況。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京城汽車經銷商發現,針對節能補貼政策,廠商已緊急出臺了不同的對策。其中,對汽車價格波動最為敏感的自主品牌,為了沖擊“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采取了自己出資補貼消費者的方式;而對價格敏感度不高的合資品牌,面對政策變化較為淡然,但仍有部分汽車經銷商為了拉攏消費者,以補貼名義讓利銷售。
不過,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節能補貼政策對于汽車企業現階段而言,有點“跳著都夠不著”的感覺,這對于今年汽車市場的影響也將隨之顯現。
補貼新政影響車市/
“新標準實施對銷售的壓力非常大。”在節能補貼政策公布當晚,多位經銷商向記者表達這一看法。就經銷商而言,3000元的補貼政策影響較大。
以新福克斯為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受3000元節能補貼政策取消影響,新福克斯出現了消費者取消訂單的情況。有位華北的汽車經銷商無奈地告訴記者,在本該熱銷的“十一黃金周”,該店新福克斯的銷量為零。
實際上,本次節能補貼政策影響范圍甚廣,這是由于油耗限值標準大幅提升導致的。其中,整車裝備質量大于1205KG的車型,百公里油耗限值也不得高于5.9升。
根據節能補貼政策要求,節能汽車的推廣補貼消費者標準不變,即對購買1.6升及以下節能環保汽車繼續給予一次性3000元定額補助,由生產企業在銷售時兌付給購買者。
但在新政策下,能夠進入節能汽車推廣目錄的車型要求有明顯提升。與上一次的節能汽車政策不同的是,按照新政,將按整車裝備質量和車內座椅排數,劃分不同車輛的燃油消耗量標準。其中,車重不大于750KG、座椅兩排及以下的車型,百公里油耗不高于4.7升,座椅為三排及以上的車型百公里油耗不高于5.0升。這也意味著微型車的燃油消耗標準面臨嚴峻考驗。
更為嚴重的是,能享受到節能車補貼的車型還需要滿足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中國第五階段)》GB18352.5-2013標準中Ⅰ型試驗的限值要求。在該限值要求中,對于車輛尾氣排放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顆粒物重量等都有嚴格的數值要求。而這在過去執行的節能源汽車補貼推廣車型要求中是沒有出現過的。
此外,新政策鼓勵車型采用發動機怠速啟停、高效直噴發動機、混合動力、輕量化等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此前約有25%左右的乘用車車型都能進入節能環保汽車補貼目錄,隨著標準不斷提高,未來估計入圍車型比例將降低至3%~5%,也就是絕大部分現有車型將會退出補貼范圍,這樣才能使節能環保汽車推廣政策持續推進節能技術進步。
車企各自出招應對/
實際上,在補貼新政實施之前,經銷商已經開始未雨綢繆。
“2013年10月1日,國家節能惠民政策將正式取消,本店實行的3000元節能補貼政策已進入倒計時,想要購車的客戶請抓緊最后幾天。”9月,很多有意購車的消費者收到了上述信息通知。
據記者了解,先是海馬、奇瑞等自主品牌經銷商大量發布汽車節能惠民補貼將于9月30日取消的消息;而后,北京現代、上海通用、長安福特等合資品牌的經銷商也開始通過微博、短信等渠道,宣傳補貼將取消。
在新政于10月1日實施后,車企紛紛出臺政策應對不利影響。
比亞迪的一位銷售人員介紹,眼下比亞迪開展 “廠商給力3000元惠民補貼進行到底”活動,直到今年12月31日,購買比亞迪節能車型,續享3000元補貼。另有多家自主品牌經銷商向記者表示,1.6L及以下車型仍可以享受節能補貼。
但上述企業“接力”政府補貼,補貼消費者的方式,對于自主品牌企業而言,壓力巨大。一位自主品牌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自主品牌而言,廠商和經銷商已把利潤降得非常低,但是為了留住消費者,企業只能選擇堅持補貼。
而對于消費者,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由于自己想選購的是5萬~6萬元的代步車,“按揭買車要付首付款、購置稅、上牌費、保險費等各種費用,如果有3000元節能補貼款,這數額還是相當可觀。”該消費者表示,3000元的節能補貼,會直接影響他的購車計劃。
除了比亞迪“接棒”補貼的方式,自主品牌企業也期望通過其他優惠方式進行補貼。奇瑞汽車相關負責人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企業正在研究相應對策,但不會是延續3000元補貼的方式。
“延續補貼的方式只是短期行為,奇瑞還是希望借此機會提升技術水平,主導‘技術奇瑞’的形象,而對于車價問題,奇瑞看得比較長遠。”奇瑞汽車的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
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明年,比亞迪將完成全系車型搭載綠混技術的工作,這樣一來,達到節能補貼政策制定的低于百公里油耗不超過5.9L的標準將不成問題。
有分析認為,延續補貼主要是為了支撐短期銷量,特別是在年底“沖量”,如果企業在市場和技術上可以完成對接,顯然是最好的方式。
新政讓車企“夠不著”?/
“實際上,節能補貼政策對于市場的作用需要分兩個階段來看,首先是9月開始,1.6L及以下市場提前透支,過度消費;其后是在‘十一黃金周’期間,交易量明顯下滑。”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副總經理顏景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記者了解,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市場交易量較去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
實際上,由于節能補貼政策要求申報車輛必須達到國五標準,在短期內,這一政策實際上仍處于“真空期”。
“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肯定是促進技術進步,應當具有引導作用,但如果標準脫節,短期內將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節能補貼政策對于汽車企業現階段而言,就有些“跳著都夠不著”的感覺。
資料顯示,從2010年6月開始,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推出多批節能汽車推廣目錄。在當時,補貼入圍標準是排量1.6L及以下,百公里油耗低于6.9L的汽車能得到每輛3000元的補貼。2011年10月開始,補貼執行標準大幅提高,百公里油耗標準由6.9L降低到6.3L,補貼范圍從此前的420款縮小到49款,僅占原補貼車型總數的11.5%。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由于節能補貼政策影響,1.6L及以下車型市場在今年年內復蘇的可能都不大,企業也因此調低了年末沖量的期望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