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3-10-14 11:18:38
為微型企業提供注冊資本金補貼,重慶的舉措為全國首例。“相比大企業來說,微型企業的投入低、就業崗位產出高、吸納就業面廣。發展微型企業,是促進就業的必然選擇。”重慶市工商局局長黃波表示。
“自己當老板,政府給補貼,這樣的好事,從沒敢想過。”重慶昆緯科技公司是今年4月剛成立的微型企業,總經理聶坤微說,6月份就接到財務通知,政府發放的4萬元資本金補貼到賬了。“雖然額度不高,但對初創企業難能可貴,讓我們收獲了信心,知道‘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微型企業雇員少、規模小、成本低、經營靈活,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今年以來,重慶頻頻出招,扶持微型企業發展:成立全國首個“微企網上孵化園”,為微企打造網上服務交易平臺;組建微企創業導師團,為創業者提供咨詢指導和技術支持;給予微企會展活動經費補助,每戶每年可享受3萬元……
財政在創業者自投資金的50%以內,給予3萬—5萬元資本金補助
為微型企業提供注冊資本金補貼,重慶的舉措為全國首例。“相比大企業來說,微型企業的投入低、就業崗位產出高、吸納就業面廣。發展微型企業,是促進就業的必然選擇。”重慶市工商局局長黃波表示。
重慶大力扶持雇員20人以下、投資金額15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他們希望通過“財政補一點、稅收返一點、金融機構貸一點”的舉措,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推動創業者走出關鍵一步。
“財政補一點”指財政在創業者自投資金的50%以內,給予3萬—5萬元資本金補助。不同行業相比,文化創意、信息科技類企業的行業鼓勵系數最高,意在讓微企的扶持政策同時也能成為產業優化升級的“導向儀”。
“稅收返一點”是指以企業注冊資本金等額為限,由財政給予稅收獎勵,最高可獎勵10萬元。
“金融機構貸一點”則指微型企業可以申請無抵押擔保的創業扶持貸款或小額擔保貸款,創業扶持貸款最高不超過15萬元,執行基準利率,政府給予金融機構一個點的獎勵,小額擔保貸款最高200萬元,由財政全額貼息。
此外,微企辦理證照、年檢、年審等手續,全部免收行政性規費。
目前,重慶全市已有4.19萬名返鄉農民工,帶回資本和管理技術返鄉創辦微型企業。
重慶微企已從各大金融機構得到4.51萬筆、83.85億元貸款
寬敞透亮的寫字間里,五六十張辦公桌整齊排放,會客區、茶藝室、咖啡吧、接待前臺處處洋溢著時尚氣息。微晨博問科技公司總經理羅江說,公司運營的途友網已正式上線,解決途友旅行需求的手機APP、旅游云數據產品也在開發中。
“要沒政府幫忙聯系貸款,今天就可能走不到這一步。”羅江說,公司去年2月成立,由于前期投入較高,資金周轉緊張,到6月份,差點連工資也發不出了。這時,他想起了重慶的微企貸款政策,便向北部新區微企辦提出了申請,很快從銀行貸到了10萬元小額信用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在政策導向下,重慶微企已從各大金融機構得到4.51萬筆、83.85億元貸款。“讓眾多微企落地僅僅是第一步,關鍵還在于給他們全方位的呵護,扶上馬、送一程,讓其健康茁壯地成長。”重慶市工商局微企處處長聶剛表示,微企成長中面臨的困難,主要集中在融資難、落地難、缺乏辦公場地、創業經驗不足等方面。對此,重慶搭建起微企培訓、龍頭企業對接、創業孵化等一系列平臺。
去年12月,一棟由舊商業樓改造成的微企孵化園,在九龍坡高新區正式開園。如今,這里已入駐46家信息技術、科技環保類的微型企業。孵化園第一年房租全免,第二年房租也才每平方米10元。
就這樣,利用閑置的廠房、樓宇,重慶已打造了164個微型企業孵化平臺,除向微企提供辦公場地外,還提供免費的政策、法律、工商稅務等咨詢服務,以及低于市場價格的財務代理、貸款擔保代理等“保姆式”服務。獲益于此,去年以前發展的4.79萬戶微企,存活率達到95.14%。
針對微型企業發展中新出現的深層次問題,重慶正在完善“生命周期全程服務”。他們對微企的門檻管理實施分類指導,讓審批手續盡量簡單便利,降低創業難度和成本;建立微企成長和退出機制,讓個體戶轉型升級為微企、微企升級為中小企業更加順暢;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為微型企業量身定制資本運作服務……
微型企業的成長,給實體經濟注入了全新活力
從遍地開花,到茁壯成長;從被動輸血,到主動造血。目前,重慶已有8276戶微企擴大注冊資本、增加雇工人員,成長為中小企業,占總數的8.77%。其中,注冊資本增長到200萬元以上的有11戶,增長到1000萬元的有3戶。
微型企業的成長,大幅度提升了市場主體總量,也給重慶的實體經濟注入了全新活力。目前,重慶的微企已占民營企業總量的1/4強,增量的1/2以上,集聚了近70億元社會閑散資金投入經濟建設,實現產銷值510億元,入庫稅收2.11億元。
截至今年7月底,重慶共發放微型企業財政補助資金28.04億元。有人曾對財政直接補助微企的方式提出質疑,但政府支持草根人群創業的賬很清楚:若發展微型企業1萬戶,發放的資本金補助約3億元,卻能帶動約10萬人就業,減少失業人員救濟補助資金5億元左右。政府不僅節省了支出,還獲得了微型企業的稅收。此外,重慶通過日常監管巡查、年檢,實時掌握企業發展動態,確保微企“不辦空殼公司、不抽逃資本金、不投機經營”。
眼下,通過重慶微型企業發展網提出網上預申請的創業者累計已達13萬多戶。重慶的目標是,力爭到2017年,全市發展微型企業達到20萬戶,帶動就業150萬人以上。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10/14/nw.D110000renmrb_20131014_2-10.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