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5 01:00:4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在一度沉寂之后,“點心債”(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有所升溫。近日,工商銀行在倫敦發行了20億元3年及5年期債券,據新華社報道,該債券在當地獲得了超額認購。
而在香港市場上,這個月以來也有國開行、中國平安等機構發行了離岸人民幣債券,使得7、8月份有所沉寂的點心債市場開始回暖。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前,大家可能主要是對內地經濟有擔憂,而且由于人民幣不斷升值,一些發債機構出于成本考慮,也暫緩了人民幣債券的發行。
近期多家企業赴港發債
據新華社報道,工行本期債券分3年期和5年期兩個固息品種,發行規模分別為13億元和7億元,票面利率分別為3.35%和3.75%,債券募集資金將用于擴展境外人民幣貸款業務等用途。從發行情況看,工行本次債券發行認購倍數超4倍。
而國開行最近也在香港發行45億元人民幣債券,并首次推出以香港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CNHHIBOR)為基準計息的3種債券,最終獲1.22倍認購。
此外,近期還有中國平安、中銀航空租賃在香港發行了人民幣債券,都獲得了投資者的追捧。
這與此前7、8月份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當時,點心債發行市場數量極少,僅有幾只非常小額的債券在港發行。
楊宇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開行等赴港發債,使市場稍微有一些活躍。年中時,內地出現流動性緊張等問題,可能影響了機構投資者的態度。而且從最近點心債的認購情況來看,此前點心債的發行可能也受到發行企業的影響。
“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很多發債企業還是有些疑慮。”楊宇霆表示,企業可能也會愿意稍緩一下,而另外一方面,人民幣債的利率,也都有參考內地的利率水平,比如之前如果內地的利率比較高,那么在香港發債的利率可能也會隨之而提高,企業的融資成本就會比較高。
成本優勢逐漸減弱
成本優勢無疑是企業在海外發行點心債的考慮因素之一,但是隨著市場的逐漸發展,成本優勢也開始慢慢減弱。
比如國開行近日發行的5年固息債17億元利率為3.6%;15年固息債9億元,利率4.5%;但是其在2012年3月發行的10億債券利率則為4.2%,而2012年7月發行的20年期人民幣債券利率也僅為4.3%。
而這在非金融機構發債上表現得更加明顯,比如遠東宏信2012年10月發行的5億元點心債,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5.5%;而在2011年5月,遠東宏信首次發行的12.5億元3年期點心債,票息僅為3.9%。
楊宇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受內地一些因素影響,企業在香港發債的票面利率可能也會隨之走高,加之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企業也有可能會選擇發行成本稍低的美元債券。
雖然點心債的發行成本不斷上升,但是仍然有較多的企業選擇赴港發債,而其中房地產企業比較多。今年上半年,就有金地集團、佳兆業等房地產企業赴香港發債,而且發債成本也并不低,如花樣年的10億元三年期債券的票面利率為7.87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