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0 01:07:1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賀文婷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賀文婷 發自廣州
11月18日,莎莎國際(00178,HK)(以下簡稱莎莎)發布的2013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9月30日的6個月,集團營業收入為3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3.8億港元增加15.4%,純利增加26.7%至3.57億港元,主要得益于莎莎在港澳地區的銷售額實現了穩步增長。
不過,莎莎在內地市場的營業額則下降3.3%至1.67億港元,同店銷售下跌6.9%,經營虧損也由去年同期的1982.6萬港元擴大至2715.5萬港元。而這是莎莎自2005年登陸內地市場以來連續8年虧損。
據了解,優惠的價格和齊全的國際進口品牌是莎莎打下香港市場的殺手锏,但是當莎莎將這一模式復制到內地時,卻遭遇了內地進口化妝品較高的關稅,以及產品代理政策導致與之合作的化妝品品牌數量大幅減少等難題。
除此之外,莎莎在內地市場還面臨化妝品零售商屈臣士以及絲芙蘭的激烈競爭。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報告期內,莎莎在內地的單店銷售額約為257.2萬港元。
化妝品專家馮建軍對記者表示,“屈臣士在內地的單店銷售額已達到800萬港元。”莎莎在內地的店鋪平均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有的店甚至達到600平方米,而屈臣士在150~250平方米,這意味著做出同樣的業績,莎莎需付出更多的成本。
莎莎曾在今年6月份表示,以后在內地的店鋪擴張將走精品店路線,店鋪面積將會比常規店小一半,貨品數目也會大幅減少至2500~3500種。
不過,在馮建軍看來,莎莎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來客數太少。他認為,面對業績不佳及成本上升,莎莎或許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產品本地化,引進一些內地的化妝品品牌,走類似屈臣氏的親民產品路線,二是發展自己獨家品牌的產品,進行差異化競爭。
莎莎似乎更傾向于走第二條路。在中報里,莎莎表示,正是因為公司在策略上更為專注于獨家品牌的產品,內地銷售表現有所轉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