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4 00:51:47
易方達指數投資研發中心 楊俊
滬深300、上證50、上證180、中證500、深證100、深成指、創業板、中小板、H股……市場上各類指數不勝枚舉,而跟蹤這些指數又衍生出五花八門數百個普通開放式指數基金和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多年來在同投資者的交流和溝通中,我們發現,除了名稱中行業指向明確的指數基金外,普通投資者對眾多寬基指數往往只是大致了解,在篩選和組合過程中常常無所適從,最終容易導致投資結果與既定策略出現偏差。
指數由一系列成份股構成,成份股分屬于不同行業,這些信息日常均透明可查,建議普通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查詢分析一下標的指數成份股及行業構成情況,沿著更精細的“行業路線圖”來選擇產品,以便能順利實現既定投資目標。
舉一個簡單例子,國務院和證監會上周末分別發布了《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如果投資者判斷開展優先股試點將使銀行、保險受益,IPO重啟將使券商盈利能力增強,金融行業市值權重占比更大的指數自然是不二的選擇。
通過易方達指數基金網查閱,截至12月2日,第一組指數,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金融行業市值權重占比分別為63%、47%和36%;第二組,深證100、深成指,金融行業市值占比分別為14%和17%;第三組,中小板、中證500、創業板指數,金融行業市值占比僅為2.5%、2.1%和0%。投資者若計劃采用指數基金“一站式”分散配置但偏重金融配置的策略進行投資,跟蹤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等開放式指數基金或ETF則應是首選,而選擇后兩組指數則會南轅北轍。同樣的道理,投資者如果更看好文化傳媒、IT、環保等板塊,創業板、中小板指數無疑是較好的選擇;若更看好大消費類(如家電、食品飲料等)、地產、醫藥等行業前景,深證100、深成指等則會為較好的選擇。
投資的成敗往往取決于十分簡單的細節。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通過簡單的指數行業市值權重分析,就能輕松繪就一幅指數基金“大道至簡”的投資路線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