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傳真機背后的灰色產業鏈 號碼被公開倒賣

          新華網 2013-12-08 11:35:41

          記者調查發現,在猖獗的垃圾傳真背后,數以千萬計的傳真號碼被公開倒賣,“傳真群發”已形成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鏈。然而,各有關部門卻對其束手無策。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垃圾廣告早已“入侵”各單位的自動傳真機(資料圖片)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趙宇飛、張翅)代開發票、私家偵探、美女伴游……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傳真機開著,大量的匿名垃圾傳真就會跟蹤而至,浪費辦公資源、影響正常工作,有些人還因此被騙去巨額錢財。

          記者調查發現,在猖獗的垃圾傳真背后,數以千萬計的傳真號碼被公開倒賣,“傳真群發”已形成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鏈。然而,各有關部門卻對其束手無策。

          垃圾廣告“狂轟濫炸” 傳真機成“垃圾機”

          據統計,目前我國傳真機保有量已超過2000萬臺。然而,人們在享受通訊便利的同時,也在為日益泛濫的垃圾傳真而苦惱。

          袁先生供職于重慶市一家事業單位,面對每天幾十份的垃圾傳真,這位資深通信技術工程師也一籌莫展。

          “有時一天能收到三四十份垃圾傳真,有賣假發票的,還有催款、中獎等詐騙信息,根本不顯示對方的號碼,所以查不到是誰發的。”他說,“我們單位每個月會浪費700多張印著垃圾廣告的傳真紙,更麻煩的是影響正常工作,想找一份有用的傳真半天都找不到。”

          袁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因不堪垃圾傳真的騷擾,北京市朝陽區某汽車租賃公司一個月內換了三個傳真號碼,但還是沒能躲過垃圾傳真的“狂轟濫炸”。

          “我換了傳真號,但沒過幾天又開始接到垃圾傳真。”公司負責人高先生向記者訴苦,他前后換了三次傳真號,可還是會收到大量垃圾傳真,后來將傳真機設置成手動接收,無數要求接收傳真的騷擾電話又讓人不勝其煩。

          記者隨機采訪十余家企事業單位后發現,幾乎所有單位都受到垃圾傳真的困擾。更令人束手無策的是,垃圾傳真隱藏了自己的號碼,既無法追蹤源頭,也無法用“號碼黑名單”進行攔截。

          垃圾傳真不僅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影響正常工作,還為詐騙等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公開資料顯示,繼電話、短信、網絡詐騙之后,傳真也成為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手段,不法分子往往通過群發中獎、催款等內容的傳真進行詐騙。

          近年來,全國各地已多次出現群發傳真實施詐騙的案件。例如今年年初,浙江一家企業收到一份催款傳真,由于正好要向另一家公司支付50萬元貨款,未經核實就將貨款匯到了匿名傳真指定的賬號上,發現被騙后才向警方報案。

          “傳真群發”生意火暴 海量傳真號碼“裸奔”

          誰在制造這些惱人的垃圾傳真?記者調查發現,一條從倒賣傳真號碼到海量群發垃圾傳真的灰色產業鏈已經形成,不少人在這個龐大的利益鏈條上獲利頗豐。

          在搜索引擎輸入關鍵字“傳真群發”,顯示的搜索結果有300多萬條,大部分是打著“傳真營銷”旗號的群發平臺。記者隨機登陸一家號稱“中國最專業網絡傳真服務平臺”的“35Fax商務傳真平臺”,并與其客服人員取得聯系。

          “本地傳真群發0.022元/6秒,外地傳真則0.03元/6秒,一份傳真大約耗時30-60秒,也就是0.12元左右,1萬份也就1200元左右,相當實惠。”客服人員介紹,“我們是老字號,有100多個傳真群發服務器,每個服務器一天能發1萬條傳真,很多老客戶已經在我們這里做了十幾萬元的生意”。

          當記者詢問是否能群發假發票等非法內容時,他說:“沒問題,我們通過網絡平臺群發,根本不會顯示號碼,你發什么內容都絕對安全,沒人查得到。”隨后,他提供了一個試用賬號,記者輸入辦公室的傳真號并輕點了4次鼠標,短短幾十秒,一份傳真即發送到記者辦公室的傳真機,且未顯示任何號碼。

          那么,他們的傳真號碼從何而來?記者調查發現,他們手中的號碼一部分是自行搜集的,大部分是從銷售傳真號碼的賣家購買而來。

          在一家名為“一起發”的網站,客服人員稱,他們有十余年的傳真名錄數據庫開發經驗,擁有近千萬條全國各地的傳真號碼資源,可以分行業賣,也可以分城市賣,200萬條只要4000元。至于傳真號碼的來源,他總是諱莫如深:“做我們這行的,肯定有自己的渠道,否則就沒法賺錢了。”

          為證明其所言不虛,他給記者傳來一份文件,這份文件包含了2萬個遮擋部分數字的重慶企事業單位傳真號碼。“這只是一部分,我們共有十萬個重慶地區的傳真號碼。”

          垃圾傳真投訴無門 監管真空如何填補?

          垃圾傳真如此猖獗,難道沒人監管?

          記者首先咨詢了工信部委托設立的“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熱線12321。工作人員表示,投訴傳真廣告需要提供對方的傳真號碼,否則無法核實取證,不能受理投訴,建議與通信運營商聯系。

          記者隨后又撥通了中國電信客服電話10000。客服人員說,由于是網絡傳真群發,他們無法查到對方的傳真號碼,而且他們沒有執法權,就算查到了也沒法處理。

          對此,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垃圾傳真治理起來難度極大。一是按照現行法律法規,用戶的通信內容并不在其管轄之內;二是垃圾傳真還涉及公安、工商等多個部門,目前尚未建立科學有效的聯動機制;三是垃圾傳真多通過網絡群發,隱蔽性極強,目前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進行打擊。

          重慶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小強說,在美國,依照《電話消費者保護法》,群發垃圾傳真的行為將被處以至少數百萬美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而我國還沒有針對垃圾傳真的法律法規。“在法律缺失的情況下,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幾乎為零,因此更加有恃無恐。”

          張小強建議,要根治垃圾傳真行為,必須加強國家層面立法,就立案標準、處理程序以及處罰措施做出詳細規定。

          “目前監管部門對垃圾短信的關注較多,對同樣危害巨大的垃圾傳真則重視不夠。”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王安白說,通信、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亟須形成科學有效的聯動機制,跨部門、跨地域形成執法合力,避免因“各掃門前雪”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2/08/c_118465078.htm

          責編 劉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亚洲无遮挡一级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香蕉一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