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6 01:10:48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覃鈺景
每經實習記者 覃鈺景
北京時間12月25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下簡稱GIC)斥資17億英鎊(約28億美元),收購了黑石集團所持有的位于倫敦市中心金融城的Boardgate的產權,倫敦樓市“投資熱”再度升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海外資金大量投資倫敦樓市,倫敦房價一路飛漲。此前,倫敦房地產信托基金表示非常看好倫敦樓市前景,計劃大規模投資;另外,李嘉誠也將自己的部分資金投入倫敦樓市。
看好項目長期收益/
據金融時報報道,北京時間12月25日,GIC斥資17億英鎊收購了黑石集團所持有的位于倫敦市中心金融城Boardgate全部產權,成為英國第二大房產開發商BritishLand的新合作伙伴,雙方各占Boardgate50%產權。
Boardgate是一棟大型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該收購成為自金融危機后歐洲最大的房地產交易。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簡稱GIC,成立于1981年5月22日,是新加坡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負責管理新加坡政府大部分海外資產。GIC目前管理的資產超過3000億美元,它的投資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2000多家上市及未上市公司。其中北美占50%、歐洲占25%,東亞及東南亞占25%。GIC于1995年進入中國內地,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發起股東之一。
GIC非常看好倫敦樓市未來的前景,其歐洲房地產部負責人克里斯托弗·莫里什在收購聲明中表示,“這次的收購無疑給公司提供了一次投資世界頂級資產的罕有機會,Boardgate項目不僅能提供一份穩定的長期收益,同時我們相信通過對地產積極的管理,例如重新定位寫字樓、提高商業和休閑設施的品質,也能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潛在利潤。”
黑石集團獲利超16億英鎊/
據了解,黑石集團4年前以約7000萬英鎊購買Boardgate的50%產權,如今賣出后利潤超過16億英鎊。
黑石集團能獲得超額利潤,主要是因為倫敦市中區的房價今年一路飆升。在過去一年倫敦房價急漲9.4%,尤其是2013年10月,倫敦房價單月漲幅達到了10%。
GIC此次投資倫敦最核心區域的不動產,正是看中了目前倫敦房地產市場的高成長性。在收購協議中,GIC明確指出倫敦房地產具有高價值,對于資金充足且希望在目前低利率的環境下,獲得更高收益的投資人更具吸引力。
記者注意到,近期倫敦房地產信托基金就計劃在未來5年里,將投資大約30億英鎊到倫敦房地產市場上。
此外,Savills公司8月19日的報告指出,來自亞太地區的投資者已經成為投資倫敦金融城房地產的主力軍,2013年的前6個月里,亞太地區投資者在倫敦房市投入了約8.67億英磅。
另據資料顯示,今年李嘉誠在3個月內售出了約1000億港元的內地和香港資產,而這些資金大部分都流向了英國房產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底,中國人投資倫敦樓市在全球投資者中僅占5%,而目前該占比已升至27%。
倫敦房產投資熱/
就今年倫敦樓市大熱的話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四川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教授王亞梅,她表示近年由于歐洲地區經濟不景氣,如西班牙、希臘這樣的歐盟國家都放寬了移民政策,開放了置業移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外國投資者購買歐洲地區的房地產,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歐洲經濟的復蘇。
“歐洲地區的房產相對便宜,在帶來收益的同時也能給國內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具有可投資的空間。”王亞梅提醒說,不過在投資中,需要特別注意各國關于房地產交易的法規——比如說房產稅,是否有關于置業移民的政策,而且購房前最好實地考察,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諸多問題。
對于倫敦房價是否存在泡沫的問題,倫敦大學皇后學院統計學博士后研究員賈先生對記者表示,今年倫敦房價飛漲主要是由于供需關系的變化,本來英國人對住房購買的需求不大,而今年大量的海外投資者涌入,供需關系變動,導致價格上漲其實是合理的,并沒有泡沫存在。
賈先生稱,倫敦房產吸引投資者的關鍵是外國投資者在轉售非主要居住的房地產獲利時,不需要繳納28%的資本利得稅,不過目前英國政府為了限制大量海外投資者涌入房市,導致供需不平衡,已計劃明年向外國投資者增收該稅,這勢必會影響投資者的收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