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1-17 10:04:55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昨日在“2014中國互聯網金融高層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將強化監管,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于互聯網金融涉及的非法證券活動將重拳出擊,嚴懲不貸,切實防范和化解風險。
⊙記者 郭玉志 ○編輯 李劍鋒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昨日在“2014中國互聯網金融高層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將強化監管,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于互聯網金融涉及的非法證券活動將重拳出擊,嚴懲不貸,切實防范和化解風險。同時,建議有關部門盡快研究互聯網金融監管問題,明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體制和職責分工,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管制度,避免監管缺位和重復監管,防止監管套利。
自去年以來,互聯網金融風生水起,逐漸改變著金融服務業的生態環境。劉新華認為,互聯網技術在我國資本市場的運用起步比較早,特別是近年來網上交易,因其方便、快捷的特點已經成為主流的交易模式,獲得了市場的廣泛運用。
與此同時,一些證券、基金公司開始嘗試與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第三方支付機構等開展合作,拓展業務渠道,不斷探索產品的銷售、交易新型服務模式。
劉新華指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時間短,基礎比較薄弱,并涉及諸多現行的制度規定,給市場健康發展和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帶來的潛在風險,需要引起監管部門足夠重視。例如,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定位在形式上還比較模糊,需要在現行法律制度下予以明確,部分新型業務邊界不清,缺乏有針對性的具體規定,存在著監管缺位或監管空白;部分互聯網金融中介機構風險管控的能力也比較弱,容易引發經營風險,相關機構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也無法保證;互聯網信息易被竊取和篡改,給市場運行帶來挑戰等等。
針對互聯網金融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劉新華表示,證監會將強化監管,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防范和化解風險。一是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實時有效的監管。建議有關部門盡快研究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問題,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明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體制和職責分工,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管制度,避免監管缺位和重復監管,防止監管套利。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涉及資本市場銷售、交易、清算等環節的相關機構及行為的監管力度,努力提高其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防范風險,促進市場規范發展。對于互聯網金融涉及的非法證券活動,證監會將重拳出擊,嚴懲不貸。
二是加強信息披露和誠信系統建設。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統一的信息披露平臺,加強事中、事后的監測檢查,提升信息披露的質量。同時,健全誠信的監管機制,建設誠信信息平臺,實現信用信息的資源共享,優化資本市場的誠信環境。
三是加強信息安全管理。下一步證監會將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特點,進一步督促市場各機構貫徹落實相關監管指引和規范,提高抵御網絡攻擊的能力,做好投資者敏感信息的保護,提升投資者網上交易安全防護水平。
原文鏈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140117/053517983849.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