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7 00:59: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晟 發自江蘇南通
每經記者 黃晟 發自江蘇南通
只要來存款就送禮,5000元定期存款送毛巾、1萬元定期存款送臉盆和毛巾、5萬元定期存款送蠶絲被、10萬元送一條毛毯、20萬元送電動自行車……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江蘇發現,多家銀行使出多種方式來“拉”儲戶。甚至有網點為了吸儲違規采取給存款“贈送現金”的方式:每存10000元直接贈送現金10元錢,存單上馬上可以看到本金變成10010元。
對此,江蘇省銀監局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做法屬于 “使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是違規攬儲行為。
存款均有“好禮”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江蘇南通及泰州地區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10多家銀行的營業網點時發現,吸儲大戰打得激烈。
“來我行網店存10000元送10元現金,詢詳情可致電;郵政儲蓄銀行,國家主辦,存的放心,利息絕對高于其他銀行,并且存款均有禮品相送,趕快來吧!”。江蘇省H縣部分鄉鎮的村民們都收到了這樣短信或宣傳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儲戶身份咨詢存款返送禮品事宜,發現幾乎所有的銀行都不接受電話咨詢。某銀行客戶經理表示,如果存款數量較多,可以當面來談。送禮品的活動僅限于定期存款,如果儲戶提前取款,需要退還禮品或相應金額的現金。
當記者詢問此行為是否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時,該經理謹慎地說,“這就像你辦信用卡一樣,我們為了完成工作份額,送禮品是吸引客戶的手段,也是為了表示一下心意,一般客戶不會舉報,存款送禮,何樂而不為。不但我們銀行這樣,哪家銀行不都一樣啊!”該經理表示,這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即使有人問起,就說這是客戶經理的個人行為。
一個縣城有近20家銀行競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又以儲戶身份來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H縣某營業所,就存款送禮品的事,咨詢了工號為7645號的營業員。她表示,郵儲銀行存款年利率3.3%。存款肯定有禮品贈送,大額定期存款會有現金贈送,現金直接體現在存款單上,每存款10000元贈送10元;多存多送,數額較大的存款可以和領導商談。
記者存入10000元活期存款,營業員建議存一年的定期,這樣可以贈送10元。當記者將存款改存一年的定期時,獲得存單存款金額一欄為10010元。但存單背面注明“僅限本網點支取”。
記者了解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泰州地區為了吸儲采取的是存款送禮、在南通地區部分縣市則是贈送禮品同時直接贈送現金,行業統稱為“貼水”。大額有贈送床上四件套、電動車和抽獎。而禮品和現金則是由縣市支行統一安排的。
A縣一位金融部門工作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般銀行在年初都會制定今年新增存款的指標。為了完成新增存款任務,新年伊始,金融機構吸儲大戰便開啟。A縣僅是一個縣城,入駐的銀行卻近20家,各銀行組織資金吸儲的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少數銀行的不正當競爭導致他行存款出現外流,各家銀行都拿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銀監局:銀行違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江蘇省銀監局,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散發有價饋贈品為條件吸收儲蓄存款、發放各種名目的攬儲費、利用各種名目多付利息、獎品或其他費用的做法,屬于 “使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此類以有價贈品方式攬儲,相關法規明確禁止,并且違反了《儲蓄管理條例》,應由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責令其糾正,并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罰款、停業整頓、吊銷《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省銀監局嚴厲查處了關于銀行使用不正當手段吸儲的行為,充分利用非現場監測、信訪舉報、媒體披露等渠道,加大對各類違規攬存行為的明察暗訪,采取措施處罰了一批違規機構和個人。”
“這種變相的高息攬儲,就是不正當競爭。”江蘇省銀監局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此舉屬變相提高央行基準利率,擾亂金融市場秩序,以前也查處過類似的高息攬儲事件,一旦有確鑿證據查實會按相關規定處罰。”
不過,他也坦言,查處此類違規有一定難度,有的非常隱秘,一發現苗頭不對,會由“明”轉“暗”或叫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