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9 00:46:21
當投資者期待A股向偏多節奏運行時,利空突然降臨:昨日(2月18日)滬指2140點依然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坎,最終滬指下跌16.35點,以2119.07點報收。這一次,技術面壓力與消息面利空幾乎同時出現。那么,接下來會不會誘發市場以一個新的節奏來運行?
對于技術面的壓力,我之前連續兩日表示,滬指2140點壓力明顯,若不能站上去,就無法斷言行情將出現大的起色。盡管本周一(2月17日)的強勢反彈讓投資者看到了指數突破壓力上行的希望,但昨天消息面利空的突然出現,讓A股對反彈按下“暫停”鍵。這個利空就是央行在時隔8個月后重啟正回購回籠資金,昨日回籠資金數額達480億元。
昨天突發的利空,在國債期貨市場上有跡可循。在資金面相對寬松的背景下,國債期貨此前走勢保持溫和向上,尤其是2014年1月以來,趨勢運行較好,不過本周一卻突然掉頭向下,這一跡象被很多人忽略,而昨天國債期貨繼續大幅下跌。
昨天的調整是否意味著本輪反彈就此結束?個人認為,若央行正回購僅是短期行為,或不會對行情構成大礙,但如果連續收緊,就可能令剛有所緩和的資金面生變,這對大盤的持續反彈顯然不利。創業板在大幅上漲后,或隨此次市場調整而進入休息狀態。但是,如果沒有資金面配合,大盤藍籌也難成大器,相反,前期漲幅較小的中小板則可能成為新焦點。
(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