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4 01:19:0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此次烏克蘭危機被描述為自“9·11”后最大的地緣政治風險事件,不過分析師認為,戰爭全面爆發的威脅仍然有限。
昨日(3月3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華盛頓方面開始著手取消與莫斯科間的經濟和貿易活動,包括退出6月份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的預備會議。
那么,一旦美方對俄采取經濟制裁,這一舉措將對俄羅斯經濟乃至世界經濟格局將產生何種影響?
多國暫停參加八國集團峰會
昨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決定暫停參加6月在索契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的準備活動,直到形勢允許八國集團展開重要討論。簽署該聲明的國家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以及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
此前,美國國務卿克里曾以對俄采取經濟制裁和取消俄羅斯會員資格警告俄羅斯改變對克里米亞的立場。他表示,若俄羅斯不改變對克里米亞的立場,俄羅斯企業在美國的資金將會被凍結,美國企業的投資將從俄羅斯市場撤出,盧布也將持續貶值。
八國集團和其他國家都已準備好使俄羅斯徹底陷入孤立狀態。他們已經準備好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并將從經濟上孤立俄羅斯,盧布也會繼續貶值。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美國對俄羅斯可能的制裁,與2008年時俄羅斯與格魯吉亞對峙時相似。但當時美方行動作用有限,俄羅斯并沒有真正履行停火協議。
對俄貿易制裁影響幾何?
此次地緣政治事件可能令俄美兩國貿易關系再度回到冰點。
自俄羅斯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后,美俄兩國貿易有所增加,但還遠未達到其全部潛能,目前美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額約為其全球出口額的1%,而俄美之間的貿易額大致占俄羅斯外貿總額的5%左右。
事實上,俄美貿易額遠低于俄羅斯與歐洲和中國的貿易額。長期以來,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天然氣出口,油氣出口在俄財政收入中所占比重達一半以上,這種經濟結構導致俄羅斯經濟嚴重受制于外部經濟環境。
由于天然氣運輸高度依賴于陸地管道,從俄羅斯到歐洲境內所有天然氣管道都需經過烏克蘭。2000年以來,烏克蘭多次關停俄歐天然氣管道,致使歐洲天然氣供應頻繁短缺并引發了嚴重的民生問題,這對歐盟形成了較大壓力。
去年,受歐債危機持續影響,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歐盟的需求減少,加之新興經濟體去年經濟增速整體放緩,俄羅斯能源出口的不利局面加劇。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去年前10個月出口總額為4267億美元,同比下降1.8%;貿易順差為1468億美元,同比下降9%。
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個季度俄經濟增速分別為1.6%、1.2%和1.2%。據俄經濟發展部預估,去年第四季度俄經濟增速略升至1.4%。
又一輪新興市場拋售潮或來襲
2013年,俄羅斯經濟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表現,GDP增長速度遠低于預期。統計顯示,2013年前11個月,俄羅斯GDP同比增幅僅為1.3%。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俄羅斯經濟較快走出困境,2010年和2011年GDP分別增長4.5%和4.3%,并于2012年基本恢復到危機前水平。
但受俄國內經濟缺乏增長點、國際能源價格走勢不穩,俄羅斯經濟在2012年已顯露出增速放緩的趨勢,全年增速降至3.4%。
去年,隨著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措施出臺,投資者紛紛逃離新興市場,俄羅斯亦成為資金逃離的主要國之一,資金流出為俄羅斯金融市場運行帶來風險。
去年9月,俄羅斯將對2013資本流出的預期從年初的100億美元大幅上調至710億美元,前10個月,資本外流累計已達480億美元。上半年大量資本外逃導致盧布貶值,年通貨膨脹率升至7.4%。與此同時,資本外逃也導致俄今年固定資產投資持續負增長。
去年,俄羅斯經濟困難主要表現為:出口下降、工業生產連續零增長、投資增速持續為負,以及資本外流加劇等。
鑒于俄經濟結構失衡狀況仍無改觀,并面臨資本外流、預算赤字壓力增大等問題,俄羅斯經濟未來可能進入低增速區間。
針對此次烏克蘭危機,SpiroSovereignStrategy總經理尼古拉斯·斯皮諾(NicholasSpiro)警告稱,東西方地緣政治界限正變得模糊,假如這次危機觸發市場對新興經濟體潛在風險的擔憂,勢必會引發又一輪的拋售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