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3-05 08:46:39
本報記者蔡宗琦張敏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4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透露,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相關方案正在制定中,待方案出臺后,就會啟動具體動作。對上述方案出臺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同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離方案出臺的時間“不會很遠了”。他強調,爭取上半年出臺方案。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態、為優化開發區域發展提供示范和樣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路徑、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
分析人士認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涉及區域分工優化和產業布局調整,不僅有助于三地經濟、社會優化發展,而且對交通、環保等行業有重大利好。
京津冀協同發展催生行業亮點
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勢,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部分券商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將被提上戰略高度,協同發展有望加速。污染治理、去產能、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有望出現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指出,城鎮化進程背后必然有相應的產業推動,為市民提供工作。目前北京和天津城鎮化率超過50%,處于后工業化時期,而河北城鎮化率低于50%,處于工業化前期,發展階段和產業驅動力不同。因此跨區域產業規劃有助于破除區域壁壘,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中信證券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的最新提法體現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和思路,即通過優化布局、提升建設水平、強化管理水平,以增強京津冀城市群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這其中,“硬實力”所指的軌道交通、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將在政策利好下獲得發展。從產業角度,受益于城鎮化發展的產業如健康、養老、醫療、公共服務領域,以及受益于城市圈建設的軌道交通建設產業將迎來利好。
協同發展意味著產業規劃將有整體思路。中信證券認為,產業規劃有利于傳統過剩產能的消化以及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發展。民生證券預計,產業轉移、集聚有助于大型傳統企業利潤恢復,部分企業或現拐點。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新首都經濟圈迎來區域土地價值重估潮。作為北京土地市場熱點區域之一,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吸引了包括萬科、首開、泰禾等房企的涌入。據臺湖鎮相關人士透露,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發展背景下,臺湖鎮已開始研究區域規劃升級。業內人士認為,不僅僅是北京周邊,京津冀協同發展還將引發河北、天津等區域內土地價值重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