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3-18 08:48:42
就在國泰君安明確收購上海證券后,浦發銀行(600000)也披露了正受讓上海信托控股權,華安基金20%股權轉讓的項目也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幾起并購案的背后主角同為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鑒于上海國際集團在金融領域的投資管理職能,業內預計此舉將揭開上海金融國資改革的序幕。除證券、銀行、信托領域外,預計接下來還將有保險等其他更多的金融領域改革舉動浮出水面。上海或將逐步形成浦發、太保、海通、國泰君安等幾大金融集團。
上海國際集團合并同類型資產
上周末,國泰君安召開董事會,討論收購上海證券51%股權的事宜。上海國際集團合計持有國泰君安46.74%股權,前者和上海信托分別持有上海證券66.33%和33.33%的股權。此舉將為國泰君安上市掃清一參一控障礙,同時更是將國際集團所持有的證券類資產做大做強的一個路徑。
浦發銀行3月17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正與上海國際集團研究受讓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控股權等事宜。
上海國際集團持有浦發銀行24.18%股份,為合并持股第一大股東;同時持有上海信托66.33%的股份。此次收購可能使得浦發銀行與上海國際信托互相持股。所以,上海國際信托持有的浦發銀行股份有可能劃轉至上海國際集團。由于上海國際信托2012年底凈資產58.25億元,上述收購很可能通過定向增發而不是現金收購來完成。
上海電力(600021)轉讓華安基金20%股份的項目也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華安基金的五大股東是,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和上海錦江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五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都是20%。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信息顯示,該股權轉讓項目對受讓方的要求是,“意向受讓方或其控股股東(持股50%以上)應為在境內依法設立并有效存續的金融機構。”
上述三起案例同時彰顯上海國際集團“合并”同類型資產的意圖。過去上海國資改革注重“金控”色彩,但未來做強做大明星企業,增強核心資產價值將更為重要。
金融國資改革靴子待落地
上海國際集團旗下有六大類板塊,首先是銀行信托,包括浦發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上海信托等;第二類是證券基金,包括國泰君安、上海證券、上投摩根、華安基金等;第三類是金融服務類,包括安信農保、大眾保險等;第四類是資產管理類,包括國資公司、賽領資本、金浦投資等;第五類是海外業務,包括香港公司、滬光基金;還有實業投資,包括房產公司、東郊賓館、昆侖飯店等。
業內人士預計,上海國際集團各板塊內還將有其他并購重組推進,其所具有的功能和定位也將有所轉變。
業內人士分析,上述股權轉讓項目說明上海金融國企改革已經全面啟動,上海市政府正推動旗下國有資產加速證券化進程。從轉讓項目看,相關部門的意圖非常清楚:上海國際集團今后將作為投資公司,只能通過在持股公司中派遣董事來參與子公司管理,而不能隨意介入子公司的日常運營。可以說,這是邁向市場化的重要一步。而浦發銀行今后有望被打造成以銀行業務為主的控股平臺,國泰君安是以證券業務為主的平臺。
業內專家表示,和上海改革發展的要求相比,國企仍然是明顯的短板,在此輪國企改革中,有較大的改革空間。上海金融領域的幾大明星企業可能進一步在并購重組當中發揮重要作用,金融國資領域的機會正在增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