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3-26 08:52:43
⊙記者夏子航○編輯邱江
“11超日債”違約風波仍在持續發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將近有30家企業宣布放棄發債或者暫緩發債。“超日債之后,買方的確逐漸趨于謹慎。”一位債基經理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一些低信用級別主體的高收益債暫緩發行或者發行失敗的案例多了起來。”
金固股份(002488)3月22日發布公告,稱其獲準發行公司債券批復到期,在債券批復有效期內不再實施該次公司債券的發行,批復到期失效。據查,去年9月24日,金固股份獲得證監會核準,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3.7億元的公司債券。該批復自核準發行之日起6個月內有效。
金固股份表示,在取得公司債券發行批復后,上市公司為控制財務費用,爭取較低的融資成本,密切關注債券市場利率變動情況,積極開展發行準備工作,并會同主承銷商向潛在投資者進行推介。但債券發行市場2013年下半年至目前,發行公司債券的綜合融資成本較高,不能有效實現降低財務費用之目的。為更好地保障和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取消發行。
無獨有偶。2013年6月,錦江股份(600754)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發行不超過16億元公司債券的決議,并于9月獲證監會核準。不料,今年3月8日,錦江股份卻發布公告稱,由于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本次擬發行的公司債券的綜合融資成本較高,不能有效實現降低財務費用之目的,決定終止公司債券發行。
上述兩家公司不約而同地將放棄發行公司債的原因歸結于融資成本的上升。“這與債市環境不好、買方謹慎、需求不足還是有關的。”前述債基經理分析認為,買方謹慎、需求不足會導致同一家公司只有以更高的收益來保證發行成功。
此外,就在3月24日,佛山佛塑科技(000973)2014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投資集團2014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等多只公司債券取消發行。上述暫不發債的企業大多將原因歸因于需求不足或受“11超日債”違約影響波及。
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超日債的違約,促成了債市的微妙變化。*ST超日3月4日晚間公告稱,“11超日債”本期利息將無法于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額支付,僅能夠按期支付共計人民幣400萬元。至此,“11超日債”正式宣告違約,并成為國內首例違約債券。
緊接著,3月21日,*ST天威發行的公司債券暫停上市,“11天威債”的簡稱更名為“天債暫停”,再度引起市場擔憂。不過,由于*ST天威為“國字號”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保定天威集團,隸屬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屆時應可以應付債券的付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