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3-28 09:40:01
從宇宙生態出發,馬化騰有了不一樣的發現,摸索出了在互聯網灰度空間里求生的七條法則。
深度的靜默力、專注力與洞察力,讓馬化騰在騰訊之外看到了互聯網生態,在互聯網生態之外,看到了宇宙生態。從宇宙生態出發,他有了不一樣的發現,摸索出了在互聯網灰度空間里求生的七條法則。
□王育琨
互聯網思維已成最時髦的名詞。每個企業都可感受到互聯網的沖擊。至于究竟什么是互聯網思維,究竟互聯網思維對傳統企業有怎樣的作用,我認為,馬化騰那封致合作伙伴的信——“組建生物型企業,讓企業組織自我進化”很究竟,很到位。在短短的篇幅里,這個領先互聯網公司的掌舵人,把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管理給說透了。他沒有用生僻的概念,而是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說清楚了如何開發利用互聯網這個灰度空間。
功夫在戲外。陷在經營管理的具體問題中,往往看不清經營,也看不清管理。那是在用一種自主意識去消滅另外一種自主意識,很艱難,很糾結,還會引起不斷的爭戰和留下繁多的后遺癥。馬化騰沒有那樣愚癡。
馬化騰有與常人不一樣的訴求。大多數人,從謀生、從利益出發做一件事,而且貫穿一生。而現今的馬化騰,卻不是從謀生和利益的角度來思謀做事了。深度的靜默力、專注力與洞察力,讓他有了不一樣的初發心,有了不一樣的視野。在思考戰略問題時,他不是從自己公司的問題出發,也不是從自己的某個戰略意圖出發,更不是從多少銀子出發,甚至還不是從把騰訊做大做強的使命出發。他在騰訊之外看到了互聯網生態,在互聯網生態之外,看到了宇宙生態。從宇宙生態出發,他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馬化騰發現:做一款好產品容易,但要使這款好產品能演化出一個生生不息的序列產品,卻不容易。因為很少有人關注好產品的生態。而目前企業的現狀就是,一旦小有成功,就會形成許許多多的既得利益,就會形成許許多多不可以動搖的經驗,就會有太多條理條款捆綁著組織,組織都快被各種各樣的是非對錯窒息了。這種種狀況,讓馬化騰想到了灰度。這是任正非特別看重的概念。
灰度,是一種宇宙觀。宇宙生生不息的起點,就是混沌。這個宇宙觀,從宏觀上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爚呼?”從宇宙觀上看人類,就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善惡、是非、好壞,而是一視同仁。魔道不分,正反不分,善惡不分,是非不分,一切都如同草扎起來的狗一樣。萬物都在天地這個大風箱中震顫。
在天地未分的時空中,有一團混混沌沌的東西,無形無象,渾然一體。這一片混沌,沒有一絲聲音,沒有一毫形體,其小無內,其大無外,長生不老。她養育了天地萬物,是時空中的至精之氣,是天地萬物的母親。老子看到了她,感觸到了她,崇敬她,卻實在無法稱呼她,只好稱她為道。
老子進一步觀察,發現混沌的大道有“大、逝、遠、反”四個特性。大道看不見就叫逝,逝至天邊就叫遠,通變回返叫作反。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類在受道支配的宇宙中怎么生存呢?老子提出一條重要出路:人類生存于宇宙之中,大地之上,當效法大地沉靜敦厚,寧靜謙和,無私無賊,廣漠厚載萬物,生化養育著一切生命。老子很明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實在的,人只能腳踏實地法地。大地取法蒼天包容萬物施與萬物,蒼天又取法道之渾然一體、清靜不言,一切不言不教,道取法自然。
馬化騰從混沌開始,也就是在宇宙的演化中來把握騰訊平臺和自己的使命。任正非談過《管理的灰度》。在馬化騰看來,“任正非所提倡的灰度,主要是內部管理上的妥協和寬容。但是我想,在互聯網時代,產品創新和企業管理的灰度更意味著時刻保持靈活性,時刻貼近千變萬化的用戶需求,并隨趨勢潮流而變”。
其實,任正非幾年前寫《管理的灰度》,那是他的宇宙觀在管理上的體現。對任正非來說,灰度更多是一種宇宙觀。任正非在跟我交流時,他清晰地認識到,東西方哲學在未來的時代會走到同一個方向,那就是東方玄學所概括提煉的宇宙觀。從這樣的宇宙觀出發,來規劃企業平臺,就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
確實,互聯網是個開放交融、瞬息萬變的大生態。那是一條時而湍急,時而靜怡的河流。不順勢而為是不行的。企業作為互聯網生態里面的物種,需要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樣,各個方面都具有與生態系統匯接、和諧、共生的特性。
馬化騰從宇宙觀導引出對互聯網生態的認識,又轉化為對騰訊戰略的總體架構。這種“宇宙觀——﹥世界觀——﹥戰略觀”的次第,是許多傳統企業家所不具備的。他們往往是從活命的“人生觀”出發來辦企業,慢慢有了“世界觀”,而很少上升到對“宇宙觀”的認識。于是,他們就盲目去外求,外出參加各種各樣培訓,腦子給整得越來越亂。在當前經濟低迷而社會躁動的轉型期,企業家尤其需要建立“宇宙觀——﹥世界觀——﹥戰略觀”的次第,才可以看清渾濁背后的契機,才可以讓自己的企業可持續,才可以建構百年企業。
什么是恰當的灰度呢?如何避免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跑愈遠?如何既讓創新不被扼殺,又不讓創新走進死胡同呢?如何既使企業正常有效運轉,又給創新一個活潑潑的環境?
為求索這些問題,馬化騰在這些年的具體實踐中,摸索出了在互聯網灰度空間里求生的七條法則。這七條法則,由宇宙觀世界觀而人生觀,有著獨特的價值。七條法則的詳情,下回再解。
(作者系五洲聯盟商學院執行董事,百年企業研發中心主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