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1 01:07:2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近日,微信理財通發布了一則通知稱,通過騰訊微信理財通提交的華夏財富寶基金的贖回業務,于3月28日上午10時起到賬時間調整為贖回的第二個工作日,這意味著理財通暫停贖回“T+0”。
騰訊方面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是接到華夏基金的通知,建議咨詢華夏基金。華夏基金一位工作人員則表示,是由于服務升級所致,目前還無法確定具體恢復時間。
“個人認為,取消贖回‘T+0’的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現在處于季末、月末,流動性壓力比較大;其次,貨幣基金產品規模不斷擴大,基金公司墊資成本提高;第三,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有收緊態勢,對該類產品資金申購金額有一定的影響。”北京君德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袁建明指出。
普益財富理財分析師葉林峰指出,互聯網金融理財在經過去年爆發式的“野蠻生長”后,今年不僅將面臨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和問題,而且還將逐漸被納入監管,盡管其銷售模式與產品特性對傳統銀行理財產品形成一定的替代,但無法完全將其取代。
理財通發通知暫停“T+0”/
3月28日,理財通發布《關于華夏財富寶基金贖回服務到賬時間的通知》稱,“接到華夏基金管理公司的通知,于2014年3月28日上午10:00起理財通平臺的華夏財富寶貨幣基金的贖回服務到賬時間調整,在理財通平臺提交的華夏財富寶貨幣基金的贖回業務將于第二個工作日到賬。”
“調整主要是由于服務升級,目前還無法確定具體恢復時間。”華夏基金一位客服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銀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黃斌輝指出,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方面,之前的貨幣基金產品都是“T+1”,而余額寶類產品均是“T+0”,打破以前貨基的規則,是最主要的賣點,而這種形式必然涉及到墊資的問題;另一方面,監管層已開始加強對基金公司該類貨幣型基金的風險控制要求,特別是對基金公司就所投資的銀行協議存款進行風險管理。近日,央行負責人更是明確表示,“不允許存在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終止服務而仍按原約定期限利率計息或收費標準收費等不合理的合同條款。”
“可能最主要是因為墊資問題,但這并不是貨幣型基金的結算方式出現了變革,而是通過基金公司以自有資金為客戶提前墊資而實現的,且這個資金比例大概需要5個點左右,如此一來,隨著貨基產品規模不斷擴大,墊資的壓力就會非常大。當然,協議存款紅利政策取消也有一定的影響。”華泰證券非金融行業分析師陳福指出。
袁建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首先,因為現在是月末、季末,銀行面臨考核壓力,銀行的資金需求增加,會導致資金利率上升,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和短期儲蓄收益會有所提高,對客戶來說,有把自己資金從余額寶類產品轉向銀行理財產品這樣一個趨勢。其次,從貨幣基金規模來看,采取“T+0”贖回形式是為了增加流動性,但需要基金公司或者第三方支付進行墊資,當貨幣基金規模增大到一定程度,墊資的成本就會提高。第三,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有收緊的態勢。一旦監管加強,客戶要轉入余額寶類產品額度及資金申購的金額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申購的人就會減少,贖回量會加大,(未來)“T+0”能否維持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袁建明指出,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受追捧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資金贖回采用“T+0”,如果沒有“T+0”,產品的吸引力肯定會下降。另外,互聯網公司以用戶體驗為首要原則,在設計金融產品之初即把客戶實時贖回的便利放在首位,一旦取消“T+0”,客戶的體驗度就會大幅下降。
互聯網金融理財品面臨困境/
近期,伴隨著收益率持續下滑,加上監管政策逐漸收緊,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前期那種爆發式增長可能會慢慢減緩,未來發展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監管政策的逐漸收緊,由于銀行吸收的資金受到互聯網金融威脅比較大,所以先是中國銀行業協會提出將協議存款改為一般存款,這樣一來,貨幣基金產品收益肯定會大幅下降,再加上四大行下調快捷支付轉賬額度限制等動作,該類產品的申購量會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還蠻高的,如果貨幣基金產品收益持續下降,對客戶的吸引力就會下降。”袁建明告訴記者。
葉林峰指出,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面臨幾方面潛在風險:首先,從收益性看,貨幣型基金的投向無疑是貨幣市場的各類工具,其中絕大部分是協議存款,其收益率受市場整體資金價格的影響很明顯。其次,從流動性看,墊付資金的壓力越來越大、監管加強風險控制要求及協議存款提前支取不罰息的優惠政策,這些風險點都對基金公司在與各類“寶”掛鉤的貨幣基金的流動性管理上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最后,從資金安全性看,如何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也是互聯網各類“寶”的銷售平臺必須解決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